感遇十首(其一)

方柄而圆凿,龃龉讵相适。

所守诚拘墟,所遇宁不逆。

世情苦未练,疏懒成离索。

名虽擢礼闱,宦途实云隔。

承欢希禄养,黾勉就司铎。

官閒职易称,亦恐婴祸阨。

训迪匝六年,声誉渐隆赫。

蒙恩授剧邑,力辞不能却。

驽马蹶长途,弱材困重责。

事去方觉非,道穷唯自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遇十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诗中以方柄与圆凿的矛盾比喻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不适应,形象地表达了个体在复杂社会中的挣扎与困境。

“方柄而圆凿,龃龉讵相适。”开篇即以方柄与圆凿的不相容,象征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冲突,暗示了主人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所守诚拘墟,所遇宁不逆。”进一步阐述了个人坚守原则与信念时,往往遭遇外界的阻力和不理解,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世情苦未练,疏懒成离索。”指出社会风气尚未成熟,人们普遍缺乏理解和包容,导致个体因个性或行为差异而感到孤独。

“名虽擢礼闱,宦途实云隔。”描述了虽然在官场有所晋升,但实际仍与真正的权力和影响力相隔甚远,体现了官场的复杂性和表面与实质的差距。

“承欢希禄养,黾勉就司铎。”表达了为求得家庭的安乐和物质条件,不得不投身于宗教事业,反映了个体在追求生活稳定与精神寄托之间的抉择。

“官閒职易称,亦恐婴祸阨。”在看似轻松的官位上,也担心因小错而遭受惩罚,体现了对权力和责任的双重顾虑。

“训迪匝六年,声誉渐隆赫。”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体现了个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得到回报的过程。

“蒙恩授剧邑,力辞不能却。”在获得重要职务的机会时,虽然内心犹豫,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任命,展现了面对机遇时的复杂心理。

“驽马蹶长途,弱材困重责。”以“驽马”和“弱材”自比,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奋力前行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个人能力与任务之间的不匹配。

“事去方觉非,道穷唯自惜。”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错误,面对困境只能自我反思和惋惜,体现了对过去决策的反思和对未来道路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个人在社会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困境,以及在追求理想与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挣扎与反思。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十首(其二)

兰若生空谷,冉冉扬其香。

殷勤采华姿,将以遗远方。

不谓至中途,清露结严霜。

枝叶匆摇落,岁暮不成芳。

芳香自兹歇,谁知我心伤。

所伤王者瑞,将同秋草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遇十首(其三)

许由避天下,馆人疑窃履。

颜渊万世师,烟煤议诸子。

从古不相知,颠倒有如此。

浮云过我前,安能测起止。

祸福亦有天,人心胡为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感遇十首(其四)

天马龙之媒,来自渥洼渊。

毛色灿云霞,饰以锦绣鞯。

四蹄疾于鸟,驯良尤足贤。

骖乘并騕袅,随宴昆崙巅。

羁靮不及转,中道成迍邅。

空有远驾能,谁复信其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遇十首(其五)

虎视何耽耽,高负山之隅。

所性嗜食人,安择贤与愚。

牙爪非不利,积恶已盈辜。

蒐苗殄异类,除之不须臾。

虽无救所伤,报复快万夫。

凶顽适自戕,天网孰云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