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向君受感秋二首(其二)

向侯拄笏意千里,肯为俗弹头上冠。

何时盛之青琐闼,妙语付以乌丝栏。

日边人去雁行断,江上秋高枫叶寒。

向来叔度傥公是,一见使我穷愁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次韵向君受感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句“向侯拄笏意千里”,以“拄笏”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向侯的远大志向和深远思考,仿佛他正站在高处,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接下来,“肯为俗弹头上冠”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向侯不为世俗所束缚,坚持自我,追求高尚品格的决心。

“何时盛之青琐闼,妙语付以乌丝栏”两句,表达了对向侯才华的高度评价,希望他的智慧和妙语能够得到充分展示,如同珍贵的墨迹在乌丝栏上绽放光彩。这种期待不仅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也寄托了对友人才华能被广泛认可的美好愿望。

“日边人去雁行断,江上秋高枫叶寒”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壮美的秋景图,暗喻友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主题。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最后,“向来叔度傥公是,一见使我穷愁宽”两句,将友人比作古代贤士叔度,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敬仰,并通过“一见使我穷愁宽”这句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逢后心灵上的慰藉与解脱,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精神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才华以及二人友谊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汪藻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次韵熊使君登楼感秋之作

随侬何物四经秋,只有江南万斛愁。

客枕蛩亲闻最早,乡书雁少到无由。

菊丛今岁还经眼,茅把何时得盖头。

工部也应儿女隔,羡他相近水中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小筑成漫书

旅营茅屋破苍苔,隔水花多不用栽。

开卷古今千万事,杜门清浊两三杯。

故人昔尚风相及,客子今并雨不来。

已办此身如木石,沙禽那得更惊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用友人韵寄平江蒋侍郎

词源衮衮患材多,笔力骎骎跨永和。

屡阅州符犹剖竹,盍归禁橐旧持荷。

声华大似城南杜,勋业看如相国何。

自笑萍踪久为客,那能绮丽尽馀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书宁川驿壁

过眼空花一晌休,坐狂犹得佐名州。

虽遭泷吏嗤韩子,却喜溪神识柳侯。

尽日野田行䆉稏,有时云峤听钩辀。

会将新濯沧浪足,踏遍千岩万壑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