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秀才省兄归京师

海右传闻此亭古,亭中送客豪英聚。

清风入座华筵开,流霞满眼金杯举。

是时霜落天宇高,岱宗南望干云霄。

况复齐川走沧海,三山恍惚连六鳌。

山奇海壮环名邑,落落高怀感今昔。

琬琰难酬北海词,风雨宁如少陵笔。

想当促膝兹亭中,飘飘逸气凌长空。

至今草木生光彩,名将山水传无穷。

皇明文运超唐李,鸣凤高冈鸣不已。

王君之府玉堂仙,清秩仍兼举三礼。

难兄早擢贤良科,内台执法平不颇。

朅来海岱振风纪,王君柰此想思何。

鸿雁联翩暂相接,又是离亭动行色。

萧疏荷芰飐秋波,凌乱桑榆下霜叶。

王君王君我所奇,不须怀古伤分离。

但愿埙篪迭相应,一门清誉流无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送王秀才省兄归京师》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中以“海右”开篇,点出送别的地点,接着描述了亭中送客的豪情聚会,清风入座,华筵开启,金杯举饮,气氛热烈。霜落天高,远眺泰山,海川相连,景象壮阔。诗人感慨于山海环绕的名邑,以及古今变迁,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琬琰难酬北海词,风雨宁如少陵笔。”这里运用典故,赞美友人的才华难以用言语表达,如同杜甫的诗一般深沉。接下来,诗人想象着在亭中促膝长谈的场景,逸气凌空,充满诗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归京师的不舍之情,希望他们之间的友情能够像埙篪一样和谐共鸣,祝愿友人清誉流传,未来无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琅琊行

秦祖琅琊台,坡老超然台。

两台千古两寂寞,但见参差云木山崔嵬。

我行正值四海升平日,千里连城万家邑。

烽堠花开火不惊,林园麦秀雉争集。

茫茫一气天无私,山川民物皆欣熙。

三事小臣效精白,九重圣主方无为。

但愿此景垂过亿万载,天为城郭地为海。

人间无处不春台,苏刻秦碑真戏乃。

形式: 古风

山水图为赵给事赋

黄门给事好事者,一幅江山谁为写。

云雾波涛满眼生,坐觉襟怀自潇洒。

衡庐倚叠岷峨高,洞庭彭蠡洲渚交。

又疑雪消蜀水来,黄牛白马增春涛。

细看清浊分天地,地脉山形宛相际。

良工妙夺造化工,白浪青林走云气。

缘江细路古木齐,耳畔似闻幽鸟啼。

倚岸扁舟久将济,入云茅屋谁同栖。

江草山花不知数,采芳未是良辰暮。

英灵不闻涧谷歌,仁智自谙水山趣。

忆我昔游天下时,跋涉险阻探清奇。

何如此图不出户,胜槩一览无所遗。

形式: 古风

送赵大参之浙江

浙右新参拜天宠,赵君籍籍声名重。

晓辞仙仗出都门,骅骝塞道香尘拥。

交游送别情何多,离筵正值东风和。

山光入坐水侵席,柳条弄色花满柯。

花前罢酒官桥远,潞水开帆驿程转。

九重金阙尚驰情,千里吴山行在眼。

吴山自昔称繁华,居民比屋过万家。

西湖烟净拭明镜,海门潮起翻银沙。

复有孤山号清境,清溪浅露疏梅影。

处士不作封禅书,节与孤山共高耸。

大藩形胜甲南东,好山不尽湖江重。

薇垣轩豁挹清气,使符出入宣皇风。

皇风正是全胜日,圣明侧席求贤急。

方期礼乐过百王,直使仁恩涵八极。

赵君好体轩尧心,嘉禾莫使蟊蠹侵。

旬宣他日有成绩,策勋还作商家霖。

形式: 古风

送卢知县致仕归金华

高秋九月都门道,冠盖光辉耀晴昊。

离筵觞酌送者谁,花县郎官乞身早。

郎官自是青云姿,飞腾况值明盛时。

著书东阁见才俊,之官南国怜英奇。

英奇未了哦松兴,鹗荐升官播佳政。

单父横琴今几年,故里悬车想三径。

三径乃在金华阿,金华山水名且多。

绕户清溪漱寒玉,当窗秀岭横烟萝。

到家尽得溪山趣,交友过从乐相语。

为言壮仕老归来,此是天恩最深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