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金陵杂咏》由清代诗人李经珏所作,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景象与历史感。首句“连城笳吹拥旌旗”,以“连城”形容金陵的繁华与雄伟,笳吹象征着战争与动荡,旌旗则代表了权力与荣耀,三者结合,展现了金陵作为古都的历史沧桑与军事重镇的辉煌。
次句“辽海归来白鹤悲”,运用了“白鹤”这一意象,白鹤常被视为高洁、长寿的象征,这里借白鹤之悲,表达了诗人对辽远海域归来之人内心的哀伤与感慨,可能暗指历史上的英雄或迁客,他们的归来却未能带来和平与喜悦,反而带来了深深的悲凉。
第三句“故垒苍苍残照里”,“故垒”指的是古代的军事遗迹,“苍苍”形容其历史悠久、岁月沧桑,“残照”则暗示夕阳西下,时间流逝,历史的痕迹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凝重。这句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军事遗迹,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最后一句“游人泪堕岘山碑”,“游人”指的是游览金陵的旅人,“岘山碑”则是指岘山上的碑刻,可能是指纪念某位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石碑。诗人在这里借游人的泪水,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追思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过去与现在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金陵的历史变迁与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