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云外史富春一曲卷

士夫丹青贵真气,元酒太羹味无味。

乘雁双凫集海滨,苍茫荒率今人弃。

我朝妙手埒前贤,高空激宕推南田。

无心凑拍到简淡,毫端所触天机全。

四海藏家益偏慕,赝鼎轻清事风趣。

媚人姿态半模糊,安得纷披笔如铸。

忆昔搜罗卅载亲,每从妙迹探迷津。

烽烟红透碧山赤,云箧全抛什袭珍。

扁舟挈眷渡江出,深悔当年性坦率。

破家一旦不堪忧,是卷伴行逾友密。

白云墨戏多村墟,鲜得全山力有馀。

钩皴无痕笔可数,墨花零乱秋林疏。

痴翁富春久阒寂,白石耕烟曾并觅。

一曲当场众迹空,短笺劲敌无胥戚。

五次迁移容膝安,客中难解百忧攒。

昨闻江上恶氛静,适园尚得留丛残。

园居宜究临池妙,千百规模功力劭。

预求佳句壮归囊,姑赘芜言君莫诮。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陈式金所作,题为《题白云外史富春一曲卷》。诗中描绘了对一幅名为“富春一曲”的画卷的欣赏与感慨。诗中以“士夫丹青贵真气”开篇,点明了画作的高雅与真挚之气。接着,“元酒太羹味无味”一句,以酒和羹的比喻,表达了画作的韵味深长,难以用言语完全描述。

“乘雁双凫集海滨,苍茫荒率今人弃”,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象,雁与凫鸟聚集在海边,画面广阔而荒凉,这种风格在现代可能被视为过时。接下来,“我朝妙手埒前贤,高空激宕推南田”赞扬了画家的技艺,将之比作前贤,且推崇其作品的高远激荡之美。

“无心凑拍到简淡,毫端所触天机全”赞美画家的技法自然,不刻意雕琢,却能捕捉到事物的本质。接着,“四海藏家益偏慕,赝鼎轻清事风趣”提到这幅画受到藏家的喜爱,甚至有人模仿,但真正的趣味在于原作的独特之处。

“媚人姿态半模糊,安得纷披笔如铸”表达了对画中人物或景物模糊美的欣赏,希望画家能像熔铸般自由挥洒。接下来,“忆昔搜罗卅载亲,每从妙迹探迷津”回忆了自己多年搜寻名画的经历,从中探索艺术的奥秘。

“烽烟红透碧山赤,云箧全抛什袭珍”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珍贵的画卷被抛弃的情景,表达了对艺术珍品命运的感慨。“扁舟挈眷渡江出,深悔当年性坦率”表达了诗人因性格直率而错失珍品的遗憾。

“破家一旦不堪忧,是卷伴行逾友密”表达了对这幅画的深厚情感,如同亲密的朋友。“白云墨戏多村墟,鲜得全山力有馀”赞美画中白云与墨色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乡村景色。

“钩皴无痕笔可数,墨花零乱秋林疏”形容画家的勾勒与皴擦技巧,笔触虽少却能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痴翁富春久阒寂,白石耕烟曾并觅”提到画家长期居住在富春山,寻找灵感。

“一曲当场众迹空,短笺劲敌无胥戚”表达了对画家独创性的赞赏,认为其作品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品。“五次迁移容膝安,客中难解百忧攒”描述了画家迁徙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异乡的孤独与忧愁。

最后,“昨闻江上恶氛静,适园尚得留丛残”提到战乱平息后,适园中还保留着一些残存的画作。“园居宜究临池妙,千百规模功力劭”表达了对画家在园中创作的赞赏,认为其技艺精湛。

“预求佳句壮归囊,姑赘芜言君莫诮”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下佳句的愿望,并对读者表示歉意,希望读者能理解其用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一幅画作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生活及历史变迁的思考。

收录诗词(190)

陈式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师山即事

海外新沙井字格,万条沟水万条陌。

芦花满目太苍茫,百载桑田地初辟。

水中筑屋类浮舟,芦壁茅堂环小沟。

沟外锄田田护宅,星分棋布大荒陬。

一日双餐麦糜食,高梁黍稷并相餩。

莫嫌粗粝难下咽,力倍南人健脚力。

奔腾掀播独轮车,愁煞相冲误堕渠。

晴日骄阳忧太酷,阴云又虑湿尘袪。

民心狉獉能知辱,士好廉隅多款曲。

尚气每多成讼端,破家毁宅连亲属。

吾家泛宅一逾年,初喜民情弱可怜。

黑夜鸣锣阻捐产,温纯风俗亦移迁。

形式: 古风

儗赠施湘江

花屿书床明且净,朋从如云墨华映。

沤情冲淡鹭情并,一曲琴心琴理正。

六法精研轻且清,佳章四壁助吟咏。

玉箫金琯和时令,千万芙蕖绕门竞。

我避烽烟脱虎阱,濡毫点墨徒纵横。

倾盖之交非所聘,敢望万间招与请。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蓬莱逸史书来索画二首(其一)

天涯海角故人疏,芳草萦怀叹索居。

极目骥江鸿雁到,愁颜数日为君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蓬莱逸史书来索画二首(其二)

一条带水隔云驰,三载离愁乱似丝。

涂抹秋林作琼报,笔空深愧画中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