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桥茅屋自成村,妻子欢呼共瓦盆。
渡口流花引舟入,此中亦自有桃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邵圭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桥、茅屋、欢声笑语与自然美景交织的田园风光。"竹桥茅屋自成村",简朴而自然的乡村景象跃然纸上;"妻子欢呼共瓦盆",生动描绘了家庭成员共享生活的喜悦,瓦盆虽简陋,却承载着温馨与满足;"渡口流花引舟入",通过渡口的自然景观,巧妙地引入了诗中的“桃源”意象,暗示了一种理想化的、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整首诗洋溢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不详
荷花十里起香风,云白天青一镜中。
游人忽载笙歌去,无数鸳鸯起绿丛。
清时韬略属文儒,百里干城望不孤。
跃马气应吞黠寇,登陴功许殿全吴。
承宣政绩谁方驾,经济勋阶此发途。
愧我请缨建素志,尚余衰鬓老江湖。
海虞倏而增形胜,千载雄图百日劳。
崇堞迥临明镜绕,飞楼斜倚翠屏高。
月中雉形生瑶色,云里龙文动彩毫。
令宰贤声应远着,弦歌满县罢兵刀。
眼见横戈靖海洋,仓皇一夕具金汤。
乘城顿息千家哭,追寇宁辞七尺僵。
泪堕残碑同岘首,骨留荒冢亦桐乡。
忠魂寂寞凭谁吊,凄断悲风撼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