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

西风吹屋络纬鸣,星河错落已三更。

军城传警万家静,山堂含风遥夜清。

云收纤月映山尽,天转北斗向江倾。

舍南高林栖鹤鹢,危枝高巢雏夜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秋风吹过房屋,纺织娘鸣叫,星空错落,已是深夜三点。
军营中传来警报,万籁俱寂,山中的厅堂也感受到微风,夜晚格外清凉。
云层散去,明亮的月光洒满山头,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似乎正朝着江面倾斜。
我屋南边的高树林里,鹤和鹢鸟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警报声使它们的雏鸟在巢中受惊。

注释

络纬:纺织娘,一种昆虫,夏夜常鸣叫。
星河:银河,指夜空中的星星形成的带状光带。
军城:军事城镇或驻军之地。
危枝:高而细长的树枝。
雏:幼小的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静与不安之感。开篇“西风吹屋络纬鸣”一句,运用了拟声词“鸣”,形象地展现了晚风在房梁间发出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秋季的萧瑟和荒凉。紧接着,“星河错落已三更”则将时间设定在深夜,天上的繁星似乎也映照出诗人的孤独与静谧。

“军城传警万家静”一句,透露出边塞军营中的警报声,以及由此引起的万户人家的忧虑和寂静。这里的“静”字含有被迫的宁静,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不安与紧张。“山堂含风遥夜清”则是诗人在深夜中感受到的清凉之风,似乎也带有一丝孤独。

“云收纤月映山尽”描绘了一幅月光下山影的景象,月亮被云层轻轻掩映,使得山影更加清晰。“天转北斗向江倾”则是夜空中星辰的移动,其中北斗七星似乎向着江水倾斜,这里的“倾”字增添了一种动态之美。

最后,“舍南高林栖鹤鹢,危枝高巢雏夜惊”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弃置南方的安逸生活,而选择在北地的高树栖息,就像那高处栖居的鹤和鹢一样。这里的“危枝”、“高巢”与“雏夜惊”,都传达出一种危险与不安的情绪,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中的孤独、寂静以及对于战争威胁的隐性恐惧。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西华道中

我行陈许郊,千里平若掌。

居民杂荆榛,耕少地多旷。

野兔乍跳奔,惊鸢或高飏。

乔林多疾风,寒涧有馀涨。

棘篱蔽茅屋,鸡犬入村巷。

主人扫土榻,秣马具朝饷。

童儿汲土井,败饭堆瓦盎。

勿悲为生陋,自足无他望。

嗟予走薄宦,奔走年将壮。

长抱羁旅愁,何时税归鞅。

形式: 古风

西园

满园红紫春无限,尽日飞鸣鸟自由。

夜雨朝晴风日好,尽舒云锦不能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西湖三首(其三)

一曲清池柳岸风,长苗新稻短蒲茸。

功名由命何须问,幸有沧浪作钓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西湖三首(其一)

沙鹭汀鸥尽日閒,水边风起万荷翻。

客来莫厌重楼望,树杪阑干直对山。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