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淡巴菰

海岛移来,倩并刀、镂就千丝金碎。

筠筒石火,尽是间中生计。

吹兰吐麝,更销尽、薄寒残醉。

多只恐,万缕成灰,剩有断纹心字。氤氲绣屏香细。

罥窗纱袅袅,未输沉水。瑶阶伫立,散作半帘花气。

熏炉夜暖,倚珊枕、几回曾记。

偏喜得、频递春纤,小鬟解事。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鉴赏

这首《一枝春·淡巴菰》由清代诗人沈蕊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淡巴菰(烟草)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与情感寄托。

开篇“海岛移来,倩并刀、镂就千丝金碎”,以海岛之物引入,通过并刀的精细雕琢,将淡巴菰的形态比作千丝金线,既展现了其精致的外观,也暗示了其珍贵与独特性。接下来“筠筒石火,尽是间中生计”一句,将淡巴菰置于竹筒之中,仿佛是山间的烟火,生动地描绘了其生长环境与生存状态,同时也暗喻了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吹兰吐麝,更销尽、薄寒残醉”则进一步渲染了淡巴菰的香气,如同兰花与麝香般迷人,不仅能够驱散寒冷与酒后的微醺,更是心灵的慰藉。接着“多只恐,万缕成灰,剩有断纹心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淡巴菰烟雾的留恋与不舍,即使最终化为灰烬,那断纹心字仍能勾起回忆。

“氤氲绣屏香细”描绘了淡巴菰烟雾缭绕的情景,如同绣屏上的细密花纹,既美丽又充满诗意。“罥窗纱袅袅,未输沉水”则将淡巴菰与沉香相比较,强调了其独特的香气与高雅的气质。“瑶阶伫立,散作半帘花气”进一步深化了淡巴菰的意境,将其与美丽的花朵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熏炉夜暖,倚珊枕、几回曾记”描绘了夜晚使用熏炉时的情景,淡巴菰的香气与温暖的炉火交织在一起,让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偏喜得、频递春纤,小鬟解事”则以一个小鬟递送烟斗的动作,表达了对淡巴菰的喜爱与依赖,以及与之相伴的温馨与满足感。

整体而言,《一枝春·淡巴菰》通过对淡巴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香气与形态,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生活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8)

沈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题杨柳岸晓风残月图

正天涯酒醒客星孤,扣舷发清讴。

渐微茫晓色,霜风乍紫,薄雾初收。

江柳丝丝蘸碧,仿佛白门秋。

回首关河远,今夜扁舟。

怅望一丸瘦月,问何时、双照人在鄜州。

倩万重烟水,流梦度韩沟。

叹年来、俊游未了,算闲情、都付与沙沤。

空赢得,偷声减字,谱尽离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尤]韵

虞美人.题瘦吟楼研

玉台人去瑶天远。宝匣蛛尘罥。画楼空锁旧时春。

惟有一钩残月、吊诗魂。蟾蜍露滴香犹腻。

密字真珠细。三生石上识芳容。

想见绣帘开处、不胜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月底修箫谱.自题月底修箫图

玉绳低,星影堕,淡月正窥户。

凤管初调,重理旧时谱。

何须檀板金樽,酒边花外,尽占断、碧梧深处。

滴珠露,浑忘似水新凉,莲漏听频数。

减字偷声,相共砌蛩语。

几番拍遍阑干,秋情无限,写不尽、怨商愁羽。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高阳台.题百蝶图

翅软如绵,腰纤似玉,看他妩媚难禁。

两两三三,飞来偷入花阴。

香闺午倦抛书卷,把滕王、图画重寻。

倚晴窗、搦管裁笺,点粉涂金。

笑余亦有丹青癖,记曾描百蝶,未遇知音。

欲觅芳踪,那堪梦杳青琳。

葛衣又逐东风化,捲湘帘、闲煞金针。

喜今朝,粉本携来,许我抚临。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