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惊夏

牡丹才过石榴开,岁月惊人老易催。

一面红颜春递去,满簪华发夏催来。

蝇头利禄徒劳耳,麟阁功名大晚哉。

不必更增川上叹,及时行乐且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舟中惊夏》由宋代诗人刘弇所作,通过对比牡丹与石榴的相继开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中以“牡丹才过石榴开”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牡丹的盛放与石榴的盛开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接着,“岁月惊人老易催”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易逝,让人不禁感叹岁月匆匆。随后,“一面红颜春递去,满簪华发夏催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从青春到老年的转变过程,春日的红颜转瞬即逝,夏日的白发却悄然滋生,生动地展现了生命历程中的变化。

“蝇头利禄徒劳耳,麟阁功名大晚哉”则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反思,认为那些蝇头小利和功名利禄不过是徒劳无益,真正的价值在于生活的意义和精神的追求,而非物质的积累或官位的高低。最后,“不必更增川上叹,及时行乐且衔杯”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劝告人们珍惜当下,及时享受生活,不要徒增烦恼,而是应该把握机会,尽情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生命、追求与享乐等主题的深刻见解,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观刘禹锡题湟川记

谁道连州海瘴边,只消禹锡一雄篇。

江山草木皆增价,风月烟霞总直钱。

十二亭台尘外境,一千疆界洞中天。

自经大笔留题后,从此湟川胜洛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钱承务吟翁

何事新霜上鬓毛,从前都为作诗劳。

老松经岁材方劲,古桧吟风韵更高。

可播管弦升乐府,自堪奴仆命离骚。

冥搜直到穷源处,惊得神啼与鬼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题清漪亭

平昔江流清得名,只今池面胜江清。

人间有镜磨秋骨,天上无宫敌水晶。

月借婵娟相表里,路分潇洒入逢迎。

会虽饱占银潢魄,莫似沧浪濯垢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其一)

云卷公馀迹,锋藏用外神。

故将容足地,聊学坐禅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