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田舍为上虞沈庭圭题二首(其一)

蔼蔼湖中山,迢迢湖上路。

田家大湖滨,三五亦成聚。

朝耕湖上田,暮唤湖上渡。

稚子远相迎,牛背挂农具。

今年喜有秋,不为租税惧。

床头酿茆柴,取醉罗栗芋。

相看桑麻长,焉识簪组误。

县门久未行,且乐成嫁娶。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江南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南乡村的自然风光与淳朴民风。

首句“蔼蔼湖中山,迢迢湖上路”描绘了湖边山色的朦胧之美,以及通往湖畔的道路悠长蜿蜒,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接着,“田家大湖滨,三五亦成聚”点明了此处是渔民和农民的聚集地,虽非繁华都市,却自有一番生机与和谐。

“朝耕湖上田,暮唤湖上渡”生动地刻画了农夫们日复一日的劳作场景,从早到晚,辛勤耕耘,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稚子远相迎,牛背挂农具”则通过儿童的迎接与农具的挂载,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温馨与和谐,孩子与大人共同参与劳动,充满了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乐趣。

“今年喜有秋,不为租税惧”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赋税的解脱感,反映了古代农民对稳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床头酿茆柴,取醉罗栗芋”描绘了农闲时分,农民自酿茅柴酒,享受着丰收带来的欢愉,以栗芋等食物佐酒,生活虽简朴,却充满满足与快乐。

“相看桑麻长,焉识簪组误”则是诗人对农人生活的赞美,认为在自然与劳动中找到的幸福,远胜过官场的虚名与束缚。最后,“县门久未行,且乐成嫁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真实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希望人们能远离官场的纷扰,享受婚姻带来的喜悦与安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农人的勤劳生活、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63)

王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南田舍为上虞沈庭圭题二首(其二)

湖山护人家,烟火隔篱落。

爱此湖田肥,生产愿自托。

儿孙日长成,努力趁春作。

驱牛耕远郊,牵犊锄近郭。

农事喜及时,秋收聊可度。

积穰登仓箱,馀粒饱鸟雀。

村篘有浊醪,莫负邻翁约。

笑尔东西人,谁识田家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陈坤奇耕读轩

汤汤北溪流,渺渺绿洲远。

烟火隔疏篱,牛羊牧长阪。

我屋日绸缪,我土日耕垦。

耒耜有时閒,简编可舒卷。

清晨望东皋,回首西山晚。

甫田带经锄,细雨倚书饭。

聊思教子孙,末俗笑予蹇。

簪组非所荣,古道在务本。

形式: 古风

题新安汪子容寿藏卷

人生草上露,回首日已晞。

顾非金石姿,焉用千载期。

昨夜高堂欢,薄暮南山陲。

弦歌声未歇,涕泪沾裳衣。

达人贵知命,常用此道推。

乐丘事已卜,哀挽情亦悲。

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

开樽面息所,不醉复何为。

形式: 古风

题南康翁教授匡山读书处

海国横秀气,兹山郁嵯峨。

群峰青天半,倒影凌沧波。

匡裕古哲士,结庐层峦阿。

遗构委蔓草,岩扉长蓬科。

我来属杪秋,攀跻兴尤多。

楼观出林表,石磴穿松萝。

琴樽落叶下,衣袂浮云过。

群籁起天末,长风振寒柯。

手招谪仙人,宴坐朱颜酡。

细读紫阳碑,莓苔共摩挲。

怀古访陈迹,贤达知几何。

愧我山野癖,岁月徒蹉跎。

夫子金闺彦,侯庠赋菁莪。

散襟发逸思,策杖仍长歌。

夔龙凤池上,珊珊振环珂。

终当拂衣去,接武金銮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