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其二)

阿翁读半世,无救寒与饥。

里中新秦儿,诽诮固其宜。

岂知君子节,不以集枯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一生勤学,却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境遇。在社会变迁中,邻里间对他的生活状况持有批评态度,这在当时是常有的现象。然而,诗人通过“君子节”这一概念,表达了对老者的道德品质的肯定和尊重,强调了个人品格不应因外部环境的困苦而改变。诗中蕴含了对坚守内心信念、不为外物所动的高尚人格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其三)

平生所愿学,岂不在昌黎。

独于训子诗,不为儿诵之。

遐哉善努力,固穷以为期。

形式: 古风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其四)

从来名父子,强半成碌碌。

汝父负虚声,抚躬惭凉薄。

干蛊在儿郎,类我则已辱。

形式: 古风

胥江夜泊有感淮张旧事(其一)

中山炮火下襄阳,王蔡诸儿尚处堂。

一夜玉峰收霸气,隔江卤海堕凶芒。

幅巾不为兴朝屈,银椅终随爱弟戕。

始悔连鸡无远略,上流失计听陈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胥江夜泊有感淮张旧事(其二)

且莫论人成败中,郑君终不负重瞳。

是谁浮海祈王帅,有客临江吊楚公。

应怪荒朝偏得士,翻嫌新主未怜忠。

更闻一掌柯陈地,三百年来道未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