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山房韵古意四首(其一)

思君吹参差,幽路蹇离绝。

绿蓝不盈襜,芙蓉在木末。

采虻解我忧,忧思谁察识。

世态反覆手,况复问宿昔。

韝鹰岂思扬,辙鲋固相沫。

得时与失势,离附奚足惑。

耳馀难为交,管鲍易全德。

伐木无良朋,白驹有佳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思念你如吹奏参差的乐曲,幽深的小路阻隔了我们的相见。
绿色和蓝色的衣襟都装不下你的影子,你在树梢的芙蓉花旁。
采集虻虫的歌声来缓解我的忧虑,但谁能理解这忧愁?
世事反复无常,更何况追忆过去的时光。
笼中的鹰怎会想到展翅高飞,困境中的鱼只能相互依靠。
得势或失势,离别或依附,这些迷惑又有何意义。
倾听不易找到知音,像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友情却能长久。
砍伐树木缺少良友,但白驹骏马却能找到佳伴。

注释

参差:形容乐曲起伏不定。
幽路:幽深的小路。
襜:衣襟。
芙蓉:木芙蓉,一种植物。
采虻:采集虻虫的声音。
察识:理解、察觉。
反覆:反复无常。
韝鹰:笼中鹰。
辙鲋:困境中的鱼。
离附:离别、依附。
耳馀:倾听之余。
管鲍:管仲和鲍叔牙,历史上著名的知己。
伐木:比喻缺少朋友帮助。
白驹:骏马,此处比喻佳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创作的《次山房韵古意四首(其一)》。诗中的语言和意境都非常典型,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

“思君吹参差,幽路蹇离绝。”开篇即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参差指的是远处的小山或丘陵,这里的“思君”是对远方亲人思念的情感,而“幽路”则描绘出一条曲折而偏僻的道路,显示出与亲人之间的距离和隔绝。

“绿蓝不盈襜,芙蓉在木末。”这里的意象丰富,“绿蓝不盈襜”指的是天空中那浅绿色到青色的过渡带,不足以装满衣襟,这里形容天气的灰蒙和心境的低沉。芙蓉,即荷花,在树木末端生长,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采虻解我忧,忧思谁察识。”诗人通过采集蚊虫来比喻自己解开心中的烦恼,但这种忧思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接下来的几句“世态反覆手,况复问宿昔。韝鹰岂思扬,辙鲋固相沫。”则是对世事变迁和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追问和留恋。

最后,“得时与失势,离附奚足惑。耳馀难为交,管鲍易全德。伐木无良朋,白驹有佳客。”诗人表达了在顺境中保持谦逊,在逆境中坚守操守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强调了选择朋友和珍视真挚友情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世间的情感、理想及现实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次山房赠阮尉烛诗韵

翩翩佳公子,青丝络白颠。

黄绶映春花,来作吏隐仙。

鸣琴镇白下,赋剑起通泉。

谁分读书烛,良价重蜡鞭。

官烛不以照,持此当坐前。

釜炊陋贵习,炬围嗤少年。

东壁得馀光,夜绩长不眠。

好留待他日,列照修史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观禽鸟哺雏有感赋诗三首示诸子侄(其一)

父母人心物岂无,静观禽鸟见中孚。

自来择木心劳瘁,到得成巢口卒瘏。

囝翅渐长郎罢短,仔身已壮阿㜷癯。

人间恩义尚如此,几个林中反哺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观慈乌反哺

有鸟有鸟名慈乌,群儿哑哑争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为报父母恩劳劬。

民彝天理久沦斁,闻此肝胆为昭苏。

禽虫微物岂知义,乌性至孝由中孚。

枭獍雏成躯为裂,伯劳雏长肉已刳。

天地生物无不仁,何至善恶相悬殊。

禽中孝子尔乌是,世上逆子彼二雏。

父母爱子恩罔极,子心能似父母无。

人生谁实空桑出,为感物类长嗟吁。

嗟吁不足日云暮,老乌抱雏宿夜树。

形式: 古风

何逢原寄和章再和前韵

日暮归来弹铗歌,诗筒何处又相过。

人生百岁乐时少,春色三分尘土多。

愧乏丹砂修浑沌,且拚樽酒醉无何。

近来江上风涛恶,还有閒鸥似我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