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检书偶读工部蜀相篇慨然有述

碧草黄鹂万古情,杜陵野老惯吞声。

祠堂不占中原地,丞相徒伤西蜀名。

两立霸图生有恨,偏安王业死无成。

绵官宛在寻何处,风雨镫昏夜柝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鄂尔泰的《夜坐检书偶读工部蜀相篇慨然有述》以碧草黄鹂起兴,描绘了一幅深远的历史画面。"碧草黄鹂万古情",借自然景物寓含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黄鹂的鸣叫与永恒的碧草形成对比,似乎在诉说着岁月流转中的哀愁。

"杜陵野老惯吞声",杜陵是汉宣帝陵寝所在,这里暗指杜甫,他作为唐代诗人,曾寓居成都,对蜀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吞声"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杜甫深沉情感的理解和共鸣,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无奈与沉默。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对蜀相诸葛亮的评价:"祠堂不占中原地,丞相徒伤西蜀名",诸葛亮虽功勋卓著,但未能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只能在偏远的蜀地建立基业,这引发了诗人对他的惋惜。

"两立霸图生有恨,偏安王业死无成",进一步强调了诸葛亮的遗憾,他一生致力于恢复汉室,却未能改变蜀汉偏安一隅的命运,最终壮志未酬。

最后两句"绵官宛在寻何处,风雨镫昏夜柝鸣",诗人想象诸葛亮祠堂的荒凉景象,风雨中灯笼昏暗,夜晚的更鼓声回荡,增添了历史的凄凉感,也寓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对诸葛亮悲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6)

鄂尔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会课春风亭命赋邑有流亡愧俸钱句盖以自况抑亦自省殊未敢效韦郎思田里也聊申鄙意用告群贤

束发登朝老合休,一麾江上领诸侯。

许身稷契谈何易,结习诗书道未周。

谁使至尊忧稼穑,直应之子负山丘。

流亡疾病春都感,惭谢苏州刺史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学使中丞法渊若

已教干莫息锋铦,辙遍江南众所瞻。

除却诗篇何有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瘴烟蛮树棠阴在,绛帐春风画戟兼。

今日相逢共尊酒,形骸脱略两无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清明祭扫毕有感

石桥西下白杨堆,宿草初从暖气回。

一陌纸钱三滴酒,几家坟上子孙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舲山

几湾清浪接平溪,一棹烟波两岸齐。

行过舲山山寺晚,水禽啼断竹鸡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