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端午日小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端午节当日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榴花乳燕各争新”,以榴花盛开、乳燕争鸣的景象开篇,生动展现了端午时节的生机勃勃,榴花象征着节日的热烈与喜庆,乳燕则寓意着新生与活力。
次句“角黍蒲觞次第陈”,转而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角黍)和饮菖蒲酒(蒲觞)。角黍即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菖蒲酒则是用菖蒲草泡制的酒,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这两样物品的依次摆放,不仅体现了节日的仪式感,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
后两句“荐罢三闾还自笑,此生难作独醒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缅怀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荐罢”意为祭奠完毕,“三闾”是屈原的官职,这里借指屈原。诗人通过祭奠屈原,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他自嘲地认为自己难以成为像屈原那样坚守正道、独醒于世的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省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