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济南张生授侯门教读还里(其二)

侯门正好曳长裾,暂拥双旌过里闾。

若到济南人自识,少年曾受伏生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赴任的官员,其风度翩翩,身着长袍,手持旌旗,穿越乡间,回归故里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曳长裾”、“拥双旌”这样的形象描绘,不仅展现了官员的尊贵身份,也暗示了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若到济南人自识”,这句话既是对济南地方特色的点明,也是对张生个人声望的肯定。济南,作为古代文化重镇,人才辈出,张生能够被当地民众所熟知,说明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造诣,更在地方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少年曾受伏生书”,则进一步揭示了张生的学识渊源。伏生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此处以“伏生书”代指儒家经典,表明张生年轻时即已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暗含了对其未来在济南教读工作的期待与信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品质与社会影响,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明代文坛大家的深厚功底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闻命有感(其一)

还留上宰翊皇朝,天阔春风处处饶。

自是清时宽去就,百年兄弟好渔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闻命有感(其二)

空劳名姓玷公车,万死孤臣涕泪馀。

但道不堪应过七,可能先草绝交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闻命有感(其三)

敢从明世拟由巢,穷骨由来怯汉貂。

一寸酬恩心未死,岂堪回施伯通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闻命有感(其四)

一时真宰让山公,感旧能怜嵇侍中。

应是不经攀柏处,断肠秋色满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