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其二)

溪练写寒林。云重烟深。楼高风恶酒难禁。

徙倚阑干谁共语,江上愁心。清兴满山阴。

鸿断鱼沈。一书何啻值千金。

独抚瑶徽弦欲断,凭寄知音。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思。开篇“溪练写寒林”、“云重烟深”,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神秘的氛围,流露出诗人之所以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情感背景——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楼高风恶酒难禁”则更深化了这种情绪。诗人在高楼中品酒,但即便是酒,也难以驱散心头的愁绪。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之苦,更显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

“徙倚阑干谁共语,江上愁心”中的“徙倚阑干”,意指依靠栏杆沉思,而“谁共语”则表明诗人渴望有知音相伴,但现实中却感到孤独。这种情感在“江上愁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江水仿佛成了诗人愁绪的象征。

“清兴满山阴”、“鸿断鱼沈”,则继续描写秋天的萧瑟景色,“清兴”指的是一种清冷而又兴奋的情感,而“满山阴”则是这种情感的自然寄托。至于“鸿断鱼沈”,则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立无援。

末尾的“一书何啻值千金,独抚瑶徽弦欲断,凭寄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书籍和音乐的渴望,以及他寻找知音的愿望。“一书何啻值千金”,意味着即便是一本书,也足以成为宝贵的心灵慰藉。而“独抚瑶徽弦欲断”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音乐的安慰,但这弦音仿佛也要断裂,反映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最后,“凭寄知音”,是诗人的呼唤,无论书籍还是音乐,他都希望能够找到那个能够理解他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个内心孤独而又渴望交流与理解的诗人形象。这不仅是对个体情感的刻画,也是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深刻揭示。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其一)

琪树间瑶林。春意深深。梅花还被晓寒禁。

竹里一枝斜向我,欲诉芳心。楼外卷重阴。

玉界沈沈。何人低唱醉泥金。

掠水飞来双翠碧,应寄归音。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减字木兰花(其九)

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有个人人。

梅样风标雪样新。芳心不展。嫩绿阴阴愁冉冉。

一笑相看。试荐冰磐一点酸。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三)

爱而不见。立马章台空便面。想像娉婷。

只恐丹青画不成。诗人老去。恰要莺莺相伴住。

试与平章。岁晚教人枉断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二)

一尊留夜。宾蜡烘帘光激射。冻合铜壶。

细听冰檐夜剪酥。清愁冉冉。酒唤红潮登玉脸。

明日重看。玉界琼楼特地寒。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