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豆卢策秀才

岁交冰未泮,地卑海气昏。

子有京师游,始发吴阊门。

新黄含远林,微绿生陈根。

诗人感时节,行道当忧烦。

古来濩落者,俱不事田园。

文如金石韵,岂乏知音言。

方辞郡斋榻,为酌离亭樽。

无为倦羁旅,一去高飞翻。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年关将至,冰雪尚未消融,低洼之地弥漫着海洋的湿气。
你有京城的游玩之行,初次启程从苏州的阊门出发。
新年的黄色在远方的树林中隐约可见,微弱的绿色在旧根上萌发。
诗人被时节所感,行走的路上应会感到忧虑和烦恼。
自古以来孤独失意的人,都不愿从事农耕之事。
文笔犹如金石般的韵律,难道会缺乏懂得欣赏的人吗?
正当辞别郡斋的床榻,要在离亭举杯饯行。
不要厌倦旅途的羁绊,一旦离去,就要像高飞的鸟儿一样自由翱翔。

注释

岁交冰未泮:岁末冬寒,冰冻未解。
地卑海气昏:地势低洼,充满了海上的湿气。
子有京师游:你有前往京城的旅行计划。
吴阊门:苏州的古称,这里指代苏州。
新黄含远林:新年的色彩在远处的树林中显现。
微绿生陈根:微弱的生机在老根上开始生长。
濩落者:失意或不得志的人。
文如金石韵:文章的文采如同金石般的铿锵有力。
郡斋榻:郡守的书斋或官舍。
离亭樽:古代送别的亭子,此处指饯行的场所。
羁旅: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
一去高飞翻:一旦离开,就要像鸟儿一样高飞,不再回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季节交替时刻,冰雪尚未融化,大地低沉,海气迷蒙。诗人之子在这个时候从吴阊门出发前往京城,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许是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旅程。诗中提到“新黄含远林,微绿生陈根”,表达了春天的萌芽和希望。

然而,诗人心中充满忧虑和烦恼,对于时事有深深的感慨。在古代,许多士人都经历过宦海浮沉,但他们很少关注田园生活。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那些能够超脱世俗纷争、专心文学之人的怀念。

“文如金石韵”一句,赞美了豆卢策秀才的文章如同金石般坚固悠长,音韵流传。诗人在送别时提到“方辞郡斋榻,为酌离亭樽”,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开的不舍和惆怅,以及通过饮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最后,“无为倦羁旅,一去高飞翻”则是鼓励豆卢策秀才不要因为旅途的劳累而感到疲惫,希望他一往无前,像鸟儿一般高飞远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之路的美好祝愿,以及自己内心的忧虑与不舍。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送陆侍御还越

居藩久不乐,遇子聊一欣。

英声颇籍甚,交辟乃时珍。

绣衣过旧里,骢马辉四邻。

敬恭尊郡守,笺简具州民。

谬忝诚所愧,思怀方见申。

置榻宿清夜,加笾宴良辰。

遵涂还盛府,行舫绕长津。

自有贤方伯,得此文翰宾。

形式: 古风

送终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

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诀但遑遑。

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

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

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郑长源

少年一相见,飞辔河洛间。

欢游不知罢,中路忽言还。

泠泠鹍弦哀,悄悄冬夜闲。

丈夫虽耿介,远别多苦颜。

君行拜高堂,速驾难久攀。

鸡鸣俦侣发,朔雪满河关。

须臾在今夕,樽酌且循环。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宣州周录事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