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首(其一)

芳郊残暑退,夕露沾我衣。

长风送归雁,落叶辞故枝。

以兹感物候,恻然徒自悲。

矫首望片云,去去将何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芳郊残暑退”,点明季节转换,暑气消散,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夕露沾我衣”一句,不仅描绘了傍晚露水沾湿衣物的情景,也暗喻了诗人情感的潮湿与沉重。

“长风送归雁,落叶辞故枝”两句,运用了典型的秋日意象——大雁南飞和落叶飘零,象征着生命的迁徙与自然界的更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事物的怀念。大雁的南飞,既是自然现象,也是古人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而落叶辞枝,则是自然界中不可逆转的规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以兹感物候,恻然徒自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感慨和内心的悲伤。这里的“物候”既指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暗含了人生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恻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深切感受,“徒自悲”则流露出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的无奈和哀伤。

最后,“矫首望片云,去去将何之”以问句结束,诗人抬头望向天空中的片云,似乎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归宿。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也暗示了他可能正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解脱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

谢孟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二首(其二)

夕露下庭阿,凉风起天末。

庭际秋虫鸣,褰裳步微月。

顾影独徘徊,故人殊契阔。

思之不可即,山川渺难越。

形式: 古风

秋兴

矫首望河汉,暸然天气清。

露冷梧叶疏,雍雍鸿雁声。

而我客盱郡,得为簪组荣。

怅望南飞云,惆怅摇心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泊舟沙溪是夕雷雨大作须臾复霁有咏

舟泊清溪浒,寒沙带浅流。

震雷翻峡口,急雨打船头。

欹枕难作寐,当杯不解愁。

须臾晴霁好,新月半轮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中洲观

二水交芳洲,群峰四望幽。

楼台参碧落,云物讶丹丘。

宛若登仙府,须从渡客舟。

往来应不倦,抚景重夷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