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沙流水。叶老芦花未。落雁无声还有字。
一片潇湘古意。扁舟记得幽寻。相寻只在□□。
莫趁春风飞去,玉关夜雪犹深。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张炎的《清平乐·其三》,描绘了一幅平沙落雁的画面。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深远的古意和淡漠的情怀。
“平沙流水”一句,营造出一种辽阔与静谧的氛围,读者仿佛能听见那微弱的流水声。紧接着,“叶老芦花未”则透露出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轮回,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落雁无声还有字”一句,通过雁足所留下的痕迹,传达了一种默默的情愫。这里,“还有字”暗示着一种物是人非的孤寂,也可解作诗人对过往事物的深刻记忆。
“一片潇湘古意”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潇湘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承载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向往与怀念。
“扁舟记得幽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而“相寻只在□□”则留下了一种开放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填补那空缺的情感。
最后两句,“莫趁春风飞去,玉关夜雪犹深”,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告诫世人不要随着春风轻易离去,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珍惜和不舍。这里,“玉关”指的是边塞之地,而“夜雪犹深”则增添了一份凄清与孤寂。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是一篇集情与景于一身的佳作。
不详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丹丘瑶草。不许秋风扫。记得对花曾被恼。
犹似前时春好。湘皋闲立双清。相看波冷无声。
独说长生未老,不知老却梅兄。
百花开后。一朵疑堆绣。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脂痕淡约蜂黄。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忆得楼心和月醉。
落叶与愁俱碎。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翁。
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