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更迭为喻,探讨人生的盛衰起伏。开篇“落落零秋树,日夕发春条”,描绘了秋天树木凋零,而傍晚却萌发出新芽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不息。接着“夭夭艳阳花,忽逐严风飘”,则将艳丽的花朵在严冬中凋零,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普遍规律:“盛衰理若斯,成与败非遥。”指出人生的兴衰起伏是自然法则,成功与失败并非遥远之事。他接着提出“无荣亦无辱,顺逆惟所遭”,意思是无论荣辱,都是命运的安排,顺境或逆境都只能接受。
“无乃非贤豪”一句,表达了对那些过于计较个人得失的人的质疑,认为真正的贤人豪杰不应仅以荣辱作为衡量标准。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