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咏怀十首》中的第六首,名为“咏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首句“平生寡尘情”,点明诗人一生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累。接着“意复与时乖”一句,说明他的心意与世道不合,暗示了他可能是一个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的人。
“入门对妻子,刺促徒伤怀。”这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家庭生活的无奈和痛苦,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似乎在家庭责任与个人追求之间感到难以调和的冲突。
“拂袖舍之去,去上瑶石台。”诗人决定离开这一切束缚,走向一个更为自由的地方——瑶石台。这里象征着精神上的避难所,是诗人寻求心灵解脱的理想之地。
“长啸倚天风,浮云为徘徊。”诗人站在高处,对着天风长啸,仿佛在向天地宣泄内心的激荡。浮云的徘徊则象征着诗人情感的波动和对自由的向往。
“拍手招青鸾,缄书寄蓬莱。”诗人召唤青鸾,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超凡脱俗的能力。他通过书写信件,寄托了对远方仙境蓬莱的向往,希望借此表达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最后一句“吾欲涉弱水,一酌流霞杯。”表达了诗人想要跨越神秘的弱水,品尝流霞杯中的美酒,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