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鸡声

梦初阁。残卷馀醒尚著。

纱窗外,晴报远钟,曙色阴阴透帘幕。醒来夜情恶。

更听胶胶声作。

中心惊,颠倒著衣,却被苍蝇弄听错。长鸣意谁托。

甚风雨凄凄,都未忘却。宁同宛转调弦索。

惊茅店羁旅,金闺朝士,一例繁雄并冷落。

底更促梳掠。寂寞。岂漂泊。搅无睡残更,翻依鸣柝。

同声唱晓天涯各。怅问寝犹隔,栉笄如昨。

干卿何事,向耳畔,触悲乐。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押[药]韵

鉴赏

这首《兰陵王·鸡声》由清代诗人沈鹊应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惊醒后,听着窗外鸡鸣声,内心充满复杂情绪的画面。

开篇“梦初阁。残卷馀醒尚著。”以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开始,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纷扰与迷茫。接着,“纱窗外,晴报远钟,曙色阴阴透帘幕。”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黎明前的宁静与朦胧感,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醒来夜情恶。更听胶胶声作。”写出了主人公从梦中惊醒后的不悦与不安,鸡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接下来,“中心惊,颠倒著衣,却被苍蝇弄听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混乱中试图整理衣物,却被苍蝇干扰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烦躁与混乱。

“长鸣意谁托。甚风雨凄凄,都未忘却。”鸡鸣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而风雨的凄凉景象则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哀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鸡鸣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

“宁同宛转调弦索。惊茅店羁旅,金闺朝士,一例繁雄并冷落。”通过对比,将鸡鸣声与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相联系,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慨,无论是旅人还是朝臣,都在各自的世界中经历着冷暖与繁华。

“底更促梳掠。寂寞。岂漂泊。”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孤独与漂泊的深切感受,即使在忙碌与喧嚣中,内心深处仍感到一种无法摆脱的寂寞与孤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5)

沈鹊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寄郑氏舅母忆堂子巷小楼

回忆楼头赏雪时。钟山如黛照传卮。

如今赢得离愁苦,惟有檐前风絮飞。

春寂寂,梦依依。风流林下系人思。

凭高不见江南路,元鸟归时人未归。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临江仙

屋上斜阳墙上草,晚来相映清幽。

小窗频倚独凝眸。角声欲断,呜咽总添愁。

双鲤不来音信杳,恼人欲说还休。

春秋佳日去难留。离情一缕,随水去悠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浪淘沙.虬髯客传

越国意扬扬。不惜红妆。剧令深夜出严装。

蹀躞叩门茅店里,颜色仓皇。慧眼识三郎。

委地青长。虬髯顾盼思如狂。

锁钥尽教将一妹,来佐秦王。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燕山亭.读列女传

薄晚寒闺,轻盈弱质,井水心情自守。

触目惊心,栋折榱崩,何恤玉颜消瘦。

针管慵拈,误几度、窗前停绣。回首。

叹周道游观,将非君有。

嗟彼女伴何知,把慷慨情怀、认萦丝藕。

葵践兄亡,冷眼年来,已知大弓难彀。

无限伤心,当商女,后庭歌奏。能否。

比例似、无盐觅偶。

形式: 词牌: 燕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