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读列女传

薄晚寒闺,轻盈弱质,井水心情自守。

触目惊心,栋折榱崩,何恤玉颜消瘦。

针管慵拈,误几度、窗前停绣。回首。

叹周道游观,将非君有。

嗟彼女伴何知,把慷慨情怀、认萦丝藕。

葵践兄亡,冷眼年来,已知大弓难彀。

无限伤心,当商女,后庭歌奏。能否。

比例似、无盐觅偶。

形式: 词牌: 燕山亭

鉴赏

这首《燕山亭·读列女传》由清代诗人沈鹊应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开篇“薄晚寒闺”,描绘了深闺中女子在傍晚时分的孤独与寒冷,暗示了她们生活的寂寞与压抑。“轻盈弱质,井水心情自守”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柔弱与自我守护的心态,仿佛井水般平静而深邃,隐含着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触目惊心,栋折榱崩,何恤玉颜消瘦”三句,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女子面对生活重压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如同大厦将倾,即使美貌也无法逃脱岁月的侵蚀。

“针管慵拈,误几度、窗前停绣”描绘了女子因心事重重而懒于刺绣的情景,绣品未完成,象征着她们内心世界的未完成与未实现。这一细节体现了女子在传统束缚下追求自我表达的艰难。

“回首”一句,引出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感叹“周道游观,将非君有”,既是对历史中女性地位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担忧。

“嗟彼女伴何知,把慷慨情怀、认萦丝藕”表达了对其他女性无知或误解的同情,指出她们可能无法理解或感受到这种深沉的情感,如同丝藕般缠绕不清。

“葵践兄亡,冷眼年来,已知大弓难彀”通过葵花的象征,暗指女子在兄长去世后的孤苦无依,以及面对外界冷漠态度的无奈。同时,“大弓难彀”则暗示了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力感与局限性。

最后,“无限伤心,当商女,后庭歌奏”描绘了女子内心的哀伤与无奈,通过引用《后庭花》这一亡国之曲,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能否。比例似、无盐觅偶”以无盐(战国时期齐国丑女)为喻,表达了女子在寻找伴侣时的困难与挑战,强调了外貌与内在价值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古代女性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们在社会、家庭与个人情感层面的多重困境,以及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望。沈鹊应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命运与挣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精神。

收录诗词(35)

沈鹊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河.江州琵琶

行复止、归舟尚滞沙际。

荻花瑟瑟夜江头,月明似水。

未归反作送归人,临风愁杀居士。寻声问,幽寂地。

哀弦一曲谁理。京华旧迹已茫然,铮铮又起。

相逢一样可怜生,天涯沦落憔悴。

萧娘暮洒老大泪。感当时、司马情意。

漫拨数声无俚。

剩长歌、写恨孤亭凭吊,千载悠悠伤心事。

形式: 词牌: 西河

摊破浣溪沙.题冯盦枝词

锦瑟华年怯蕴真。竹枝词卷伴吟身。

为惜分阴勤点缀、肯因循。

说法欲敲如意碎,遣愁时劈锦笺新。

银字诗成新曲妙、和阳春。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少年游

华灯番市影苕苕。夜夜似元宵。

流水过车,暗尘逐马,歌响云飘。

春风还共荒城里,客思独无聊。

昨宵梦去,慈亲温藉,小妹招邀。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南乡子.呈冯庵先生兼别季兰妹

学识综群流。绛帷教女预从游。

长日书声知可惜,难由。淮水东流身上舟。

阿妹莫深愁。掩卷还应相忆否。

问字元亭须已矣,谁俦。难与为言是可忧。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