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世功名误,苍颜幕府游。
文辞追楚些,得失付阳秋。
荐牍方交上,衡门岂重留。
青云看稳去,快处一回眸。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张栻所作,名为《送周畏知二首(其二)》。诗中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悲凉与无奈。
开篇“半世功名误”,即点出了人生中功名利禄往往不易如愿,甚至可能是误打误撞而来。这四个字已经透露了作者对于功名的某种看法和对个人一生努力方向的反思。
紧接着“苍颜幕府游”,则描绘出诗人在官场中奔波劳碌,面目已显疲惫却仍需周旋于仕途之中的状态。这里,“苍颜”表明了年华老去,而“幕府游”则展示了一种不得志的漂泊感。
第三句“文辞追楚些”,诗人似乎在提及自己对于文学的追求和对古代楚辞文化的向往,但用“些”字,表现出一种未能完全达成心愿的小小遗憾。这里,“文辞”指的是文学创作,而“追楚”则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上楚辞文化的仰望。
接着“得失付阳秋”,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于个人一生得失的感慨,似乎将这些成败都交给了时间去沉淀和评判。这里,“阳秋”象征着岁月流转,不可挽回。
第五句“荐牍方交上”,则是写诗人在仕途上的某种进展或是向上推荐的文件即将提交,但这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喜悦,因为随后的“衡门岂重留”表明了虽然有升迁之机,却也充满着不确定性。这里,“荐牍”指的是官员晋升时用的推荐文书,而“衡门”则是古代对官署的称呼。
最后两句“青云看稳去,快处一回眸”,诗人似乎在用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起伏。这里,“青云”象征着高远和自由,而“看稳去”则表明了对于未来某种平静的期待。“快处一回眸”则是在提醒自己要快速地从目前的环境中抽离出来,留意观察周围的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功名得失、文学追求、仕途沉浮等方面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一种深刻探索。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秋冬仍苦雨,旬浃喜霜晴。
木末楼台见,江头橘柚明。
登临方适意,离别已增情。
后夜相思地,寒梅影正横。
堂堂延阁老,遗范见斯人。
孝友传家旧,诗书用力新。
人心危易失,圣学妙难亲。
愿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
诏举循良吏,时资抚字功。
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
绿野新耕盛,潢池旧习空。
便应君课最,名姓御屏中。
相望数舍已云疏,远别何因执子袪。
漫仕想应同捧檄,旧闻当不废观书。
月明淮水空陈迹,山绕新亭有故墟。
暇日更须频访古,因来为我道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