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作品,名为《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永和三章(其三)》。诗中充满了对皇帝的颂扬之词,以及对国家安定、宗庙祭祀的美好祝愿。
首句“信工祝,永颂声”表达的是对神灵的诚信与永恒的颂歌,这里的“信工”指的是忠诚和敬业,“永颂声”则是永远回荡在空中的赞美之声。紧接着的“来祖考,听和平”进一步强调了对祖先的尊崇,以及期待着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第三句“相百辟,贡九瀛”中,“相百辟”可能是指祭祀时百官齐聚,而“贡九瀛”则是指贡品丰富如同九天之多。这里通过具体的礼仪活动展现了朝廷的隆重与盛况。
最后两句“神休委,帝孝成”中,“神休委”可能意味着神灵得到安息和尊崇,而“帝孝成”则是对皇帝孝顺之德的肯定,显示出皇帝不仅对祖先有着深厚的情感,也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美好品质。
整首诗通过祭祀活动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平、宗庙尊严以及皇帝圣明的无限推崇。张说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文笔流畅,颂扬之情溢于言表。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将对神灵的敬仰与对君主的赞美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当时礼制文化和政治理念的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