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征无百里,日力不暇给。
山重鸟影尽,露下月华湿。
寒忆共被眠,屡成回马立。
岂如同巢鸟,莫夜得安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征途中艰辛的场景。"北征无百里,日力不暇给",表达了行程之短却已使人疲惫不堪,日行百里的目标都难以实现,显示出旅途的艰难。接着,"山重鸟影尽,露下月华湿",通过山势险峻和月光洒落露水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
诗人回忆起与家人共度的温暖时刻:"寒忆共被眠,屡成回马立",在寒冷的夜晚,他怀念与亲人共享被子的温馨,甚至停下马匹,久久站立,流露出深深的思亲之情。最后两句"岂同年同巢鸟,莫夜得安集",诗人以鸟儿为喻,感叹自己无法像归巢的鸟儿一样,在这深夜找到安宁的栖息之地,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渴望和羁旅之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旅途中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坚韧与柔情并存的人格魅力。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文殊吐酒卧,观音被杻械。
普贤盗铸钱,释迦扇炉韝。
范上座杀牛,黄鲁直害癞。
未殊为客是春归,数日东风柳乱飞。
行药出门方过雨,看花成泪欲沾衣。
都人劝乐兵何有,园鸟分来昨又非。
不似江南鸣鴂早,燕丘虫户始披闱。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
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冷淡病心情,暄和好时节。
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