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和尚庞蕴之手,体现了深厚的佛学思想。"无求乃法眼,有念却成魔。" 这两句表达了佛教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心中的贪欲和执着是修行路上的大障碍,只有放下这些杂念,才能达到心灵的清净。"无求复无念, 即是阿弥陀。"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当一个人的内心真正达到了无所求、无所念的状态时,就是接近了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即阿弥陀佛的净土。
最后两句 "真如共菩萨,总祇较无多。" 则表明在达到这种境界后,与佛菩萨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几乎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成就的一种肯定,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追求佛法真谛的深切认识和自信。
整首诗偈简洁而蕴含深意,每个字句都承载着丰富的佛学内涵,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领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