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义民陆宗秀》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哀悼逝者,展现了对义民陆宗秀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陆宗秀生前的政绩与品德,以及其逝世后带来的哀痛与怀念。
首联“积粟曾将赈一乡,旌门棹楔焕龙光”,以“积粟”描绘陆宗秀在任期间为地方百姓谋福利,通过赈济粮食解决灾民之困,体现了其勤政爱民的品质。“旌门棹楔焕龙光”则通过象征性的描绘,赞美陆宗秀的政绩如同龙光般照耀一方,彰显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颔联“满期桃李春风治,遽梦松楸夜雨凉”,以“满期桃李”比喻陆宗秀任期结束时,地方呈现出繁荣景象,如同春日桃李盛开,象征其治理效果显著。“遽梦松楸夜雨凉”则通过梦境中的松树和楸树在夜雨中显得凄凉,暗示陆宗秀的离世给地方带来了哀痛与失落,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颈联“花落鹃声啼别院,月明鹤影吊空堂”,进一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抒发哀思。花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杜鹃啼叫则常被用来表达哀愁,鹤影则象征着逝者的灵魂。这两句描绘了陆宗秀去世后,其故居中花落鸟鸣、月明鹤影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尾联“扁舟偶过平湖曲,试读穹碑足感伤”,以“扁舟偶过”描绘了偶然经过陆宗秀墓地的情景,通过“试读穹碑”表达了对陆宗秀事迹的追忆与感慨。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寄托了对陆宗秀功绩的肯定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深情地缅怀了义民陆宗秀的生平与贡献,展现了其勤政爱民、德高望重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