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答太常卿翟廷光》。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年老、生活简朴、世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故交的怀念之情。
首联“南安老守张东海,矮屋西风雪满颅”,开篇即点出诗人身份与处境,以“南安老守”表明其官职与年岁,以“矮屋西风雪满颅”形象地描绘了居住环境的简陋与生活的艰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沧桑。
颔联“身世真如庄子蝶,盘餐不压季鹰鲈”,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庄子梦蝶,表达了对人生虚幻、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以“盘餐不压季鹰鲈”自嘲,说明生活清贫,却依然保持高洁之志,不为物质所累。
颈联“谁闻朝报兼边报,自办诗逋与字逋”,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诗人仍不忘文学创作,自办诗逋(诗债),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尾联“惭负平生诸故旧,何须重问首丘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故交的怀念与歉疚之情。首丘狐是古代传说中的狐狸,常用来比喻归乡或怀念故土之人。诗人在此借首丘狐表达自己对故乡和老友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意味,对自己未能更好地回报故人感到愧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生活困顿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友情与故土的深情眷恋,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