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

在江则满江,在湖则满湖。

一轮亏复盈,分别心曾无。

江湖月诚佳,而我见乃初。

前我不可穷,后我复谁乎。

半钩又入夏,适言旋浙吴。

清光映落花,平野含苍芜。

徘徊武帐中,邈然思往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月光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与思考,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在江则满江,在湖则满湖”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月亮无论在哪种水域都能充满整个空间的景象,体现了月亮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一轮亏复盈,分别心曾无”表达了月亮从缺到圆,再从圆到缺的循环过程,暗示了自然界事物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分别之念的超越。

“江湖月诚佳,而我见乃初”则进一步强调了月亮在江湖之上的美丽,但诗人认为自己对它的认识还只是开始,暗含着对自然之美不断探索和欣赏的态度。

“前我不可穷,后我复谁乎”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认为过去无法追回,未来又难以预测,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时间不可逆的无奈与深思。

“半钩又入夏,适言旋浙吴”描述了月亮从半弯的状态进入夏季,并且诗人即将前往浙江吴地,既有关于季节变换的描写,也有对行程的预告,体现了诗人生活的动态与对未来的期待。

“清光映落花,平野含苍芜”描绘了一幅月光照耀下,花瓣轻舞,平原广阔,草木葱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徘徊武帐中,邈然思往途”则以武帐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徘徊与思考,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间、生命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阅高堰坝示河臣

建堤以卫民,民安赖堤利。

设仍民受灾,堤存亦何济。

洪湖寔巨浸,高堰为障蔽。

犹虞盛涨时,莫禦汪洋势。

三坝建尾闾,节宣原有制。

何人倡邪说,强与安名字。

云开天然坝,每岁成故事。

吸川所不恤,涝田所不计。

惟保石堤固,河臣能事毕。

以此云称职,夫谁不能逮。

高斌觉此非,力排向浮议。

戒以邻为壑,下河实受惠。

但尚虞意外,添坝请予示。

予谓三已多,况五可轻试。

是与开天然,实同名略异。

因与定恒规,率视昨岁例。

仍旧贯者三,更新为者二。

三犹涨不减,许可及次第。

下河数县民,庶免饥溺累。

昨过清江浦,名宦堤旁祀。

皆昔保堤人,对民能弗愧。

形式: 古风

渡黄河

春初南渡夏初回,诗稿新添百叶才。

应为贪多佳作少,蛟龙不遣绕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久闻

久闻黄河尾渐淤,审然民瘼亟宜虑。

去岁春月阅永定,骑墙行水吁可惧。

不啻尾淤河半淤,夏霖堤溃果旁骛。

泛滥空怀瓠子歌,至今未涸怜沮洳。

尔时南望增戚忧,未识金堤何以护。

兹来两度剪黄流,水由地中直东注。

回斡奔腾势雄放,云梯达海须更赴。

盛涨云或时拍岸,要亦归川得其故。

人言纷纭难尽信,解疑要在目亲睹。

因思永定原无尾,不疏则淤理所固。

九曲源从天上来,宋元以后夺淮据。

齐驱赴壑有归墟,苇荡宽深延套巨。

迥异浑流善变更,去岁过忧今始悟。

形式: 古风

中河一水送浮舻,两日舟行趁便途。

未免閒情顾洲渚,更看夕景翳葭芦。

细评合作无多子,静忆前游有是夫。

潋滟篷窗娥影入,谁家玉笛按清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