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虔州慈云寺鉴老

居士无尘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扬。

窗间但见蝇钻纸,门外惟闻佛放光。

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

却须重说圆通偈,千眼熏笼是法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戏赠虔州慈云寺鉴老》。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给予了深刻的描绘。

"居士无尘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扬。"

开篇两句描写的是居士(在家修行之人)洁净无染,可以清洗尘埃,而道人则是通过诗句来传播佛法。这两句既对比了二者的生活状态,也隐含了作者对他们精神追求的赞美。

"窗间但见蝇钻纸,门外惟闻佛放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院景象:窗内只见到蚊虫在纸上穿行,门外则只有佛光照耀,这不仅是对环境的刻画,也反映了僧人的心境,他们的心灵世界远离尘嚣,只有佛法的光芒引导。

"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佛家修行之深邃与超脱世俗的赞赏,意思是说在广阔的世界中,真正的心灵难以隐藏,它们如同轻薄的纱布,不为世间所羁绊。

"却须重说圆通偈,千眼熏笼是法王。"

最后两句,作者提到需要再次讲述《圆通偈》(一部佛教经典),强调了这部经典的重要性,并以“千眼熏笼”形象来比喻佛陀的智慧和力量,如同法王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僧人修行与佛法传播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崇之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

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

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

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

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

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

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形式: 古风

永和清都观道士,童颜鬒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与予同,求此诗

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

羁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

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行年与我同。

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诗僧道通

雄豪而妙苦而腴,祇有琴聪与蜜殊。

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

香林乍喜闻薝卜,古井惟愁断辘轳。

为报韩公莫轻许,从今岛、可是诗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下有老龙千古闲。

知君好事家有酒,化为老人夜扣关。

留侯之孙书满腹,玉函宝方何用读。

濠梁空复五车多,圯上从来一编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