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七)

吾佛舒广长舌相,不即此座亦不离。

尔时宝积诸长者,持七宝盖而献佛。

如庵道人道机熟,今亦即色以明心。

攒花簇锦出新好,而以组绣作佛事。

一一针孔一世界,一一花叶一如来。

森罗万象影重重,莫不一法之所印。

此座非高亦非广,此被非阔亦非狭。

舒即大千悉弥满,收入微尘不迫窄。

譬如随色摩尼珠,是被光明亦如是。

昼夜常转如是轮,须弥灯王为作證。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广闻所作,名为《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阐述佛法的深邃与广大。

首先,诗人以“吾佛舒广长舌相”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佛陀说法的宏大场景,强调佛法的无边无际。接着,通过“尔时宝积诸长者,持七宝盖而献佛”,进一步展现了佛教仪式的庄严与虔诚,同时也暗示了信徒对佛法的崇敬与追求。

随后,“如庵道人道机熟,今亦即色以明心”一句,将庵道人与佛陀进行类比,说明了修行者通过观察世间万物,达到内心觉悟的过程。这里“即色以明心”体现了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学思想,即通过物质世界的观察,领悟到心灵的本质。

接下来,“攒花簇锦出新好,而以组绣作佛事”描绘了佛教艺术的精妙与庄严,通过美丽的花朵、锦绣等元素,表达对佛的崇敬之情。每一针孔都蕴含着一个世界,每一片花瓣、每一根叶脉都象征着一个如来的存在,体现了佛教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理念。

“森罗万象影重重,莫不一法之所印”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无论宇宙间多么复杂的事物,都能够在佛法的智慧中找到其本质和联系。

最后,“此座非高亦非广,此被非阔亦非狭”、“舒即大千悉弥满,收入微尘不迫窄”等句,通过描述佛座与袈裟的特性,再次强调了佛法的广大与细微并存,既能够涵盖整个宇宙,又能够深入个体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对宇宙、生命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佛法的核心精神,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的真谛。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八)

燃无尽灯,示无尽意。

藕丝窍里逗须弥,蟭螟眼中放夜市。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九)

一句绝离微,浑崙无缝罅。

善财七日寻觅不得,赵州五年分疏不下。

灵山今日,快便难逢,为通一线。

六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三○)

云门以势欺人,雪窦抑强扶弱。

捡点将来,总是外道见解。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三一)

灵山又见一夏,不说陈年旧话。

青州衫重七斤,庐陵米作么价。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