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杜梅溪

丈夫破万卷,寝馈千古事。

譬彼鼎与盘,望之自典贵。

杜公裼裘来,颇饶湖海气。

头角突峥嵘,齿牙洞灵慧。

相逢殊偶然,一笑遂心契。

谁暇悲穷愁,纵谈聊快意。

絮絮不肯休,自辰每及未。

人言君魁梧,我觉公妩媚。

才名三十年,矫矫人中骥。

心血铸雄文,笔锋矗奇字。

词章终小道,何足了吾辈。

行当飞双凫,展布及中岁。

莫轻百里封,天心即此寄。

志士行胸怀,岂必据高位。

古来神明宰,定由清白吏。

洗涤温饱心,便可弹琴治。

昂藏七尺躯,珍重风云谊。

下抚林总民,上酬明圣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对友人杜梅溪的赞美之作。诗中以“丈夫破万卷,寝馈千古事”开篇,高度赞扬了杜梅溪的学问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将他比作珍贵的鼎与盘,寓意其价值非凡。

接着,诗人描绘了杜梅溪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杜公裼裘来,颇饶湖海气。头角突峥嵘,齿牙洞灵慧。”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杜梅溪的豪迈气度和聪明智慧。

两人相遇后,“相逢殊偶然,一笑遂心契”,表达了他们一见如故的情谊。诗人进一步赞美杜梅溪的才华横溢:“谁暇悲穷愁,纵谈聊快意。絮絮不肯休,自辰每及未。”即使谈论到深夜也不觉得疲惫,充分展现了杜梅溪的谈吐风趣和才思敏捷。

诗人还提到杜梅溪的才名已经流传三十年,被誉为“人中骥”,比喻他的才能出众。他以心血铸就雄文,笔锋犀利,显示了杜梅溪在文学上的造诣。

然而,诗人并不认为才名和文学创作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词章终小道,何足了吾辈。”他认为真正的志士应该胸怀大志,不必拘泥于高位。“行当飞双凫,展布及中岁。”表达了对杜梅溪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最后,诗人以“莫轻百里封,天心即此寄。”鼓励杜梅溪不要因为官职的大小而轻视自己的职责。他强调,真正的志士应该像古代的神明宰相一样,依靠清白的官吏来治理国家,关心民生,弹琴治国,体现了诗人对杜梅溪的深切期望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杜梅溪的赞美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才华、理想政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游安化禅林,赠法灵、果圆两师。自先银台至余兄弟,与寺僧相识四世矣

历落双轮未惜遥,偶来鹿苑话迢迢。

僧移花影皆寒瘦,愁入蝉声更寂寥。

尚忆当年留玉带,且拚今日醉金貂。

生公看惯升沉事,粥鼓经鱼自暮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乙巳八月出都感事(其一)

秋风又袭客衣凉,人海漫漫笑独藏。

近水有心思结网,补牢无术救亡羊。

廿年裘马输纨裤,千里琴书胜锦囊。

持较泥鸿更漂泊,香南雪北任迷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乙巳八月出都感事(其二)

出国门驱薄笨车,抽帆万里指吾庐。

亦知蜀道真难上,可奈长安不易居。

糊口那能还井邑,因人转得问乡闾。

寒宵预想巴渝月,峡石林猿入梦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乙巳八月出都感事(其三)

寇公家计魏三诗,鼎鼐楼台绝妙词。

廉吏儿孙贫不讳,先人清白世元知。

久将寒士题名刺,惟把闲心付酒卮。

故国殊方俱落拓,山灵休怨客归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