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墓

薛城城南秋草绿,飒飒悲风撼林木。

荒凉古冢临道隅,踯躅哀歌起樵牧。

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

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

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

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

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

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

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孟尝君墓》,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诗中描绘了薛城城南孟尝君墓地的景象,通过秋草、悲风、荒冢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哀伤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孟尝君生前辉煌与身后凄凉命运的感慨。

首句“薛城城南秋草绿”,以绿草反衬出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孟尝君已逝去。接着,“飒飒悲风撼林木”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气氛。荒凉的古冢与道边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历史遗迹的孤寂感。

诗人通过“忆昔田文当国时,好贤下士思有为”两句,回顾了孟尝君在位时的辉煌,他广纳贤才,积极有为,展现了其政治才能和仁德之心。然而,“西行几乎遭虎口,赖有狐裘献幸姬”则揭示了孟尝君晚年遭遇的险境,以及他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东归不复图忠义,一旦忘齐遽归魏”两句,表达了对孟尝君放弃忠诚与正义,最终选择投靠他国的遗憾与惋惜。最后,“可怜身死骨未寒,诸子纷争覆宗祀”点明了孟尝君死后家族衰败的命运,凸显了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常与悲剧色彩。

诗人通过“当时门下客三千,锦衣珠履犹神仙。鸡鸣狗盗众誇诩,争似冯生魏子贤”几句,对比了孟尝君生前的辉煌与身后门客的散落,以及他人对鸡鸣狗盗的夸赞与对冯生、魏子贤的推崇,强调了真正贤能之人的价值与影响力。

最后一段“凄凉旧事逾千载,冢内珍藏竟何在。我来吊古谩登临,追悼英风发长慨”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孟尝君英风的追悼。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传达了对忠诚、仁德与贤能的颂扬,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吕梁洪

吕梁天下险,巫峡可并称。

伊昔黄河与清泗,合为一水通郡城。

才出百丈洪,荡潏无时停。

旋涡回洑几十里,古潭渟滀秋泓澄。

两山夹其中,乱石高峥嵘。

不知何年鬼斧凿,中流峎崿无由平。

狂澜泻长谼,奔迸犹建瓴。

珠跳霏霏洒冬雪,震响隐隐疑雷霆。

奔流不可遏,势欲穷沧溟。

乃知此水神莫测,终日常带鱼龙腥。

昨从北京回,扁舟弄清泠。

兹晨偶经此,快我览古情。

举杯酹青山,放歌濯尘缨。

缅思尉迟公,修理费经营。

摩挲赵子碑,感慨岁月更。

矧今天子圣,德化溢八纮。

雨旸喜时若,海岳俱效灵。

龙门三峡已安妥,近岁又报黄河清。

吕梁虽云险,孰怀履险惊。

何当磨崖颂圣德,上与日月同光晶。

形式: 古风

高邮湖闻雁

甓社湖平净如镜,水色天光淡相映。

嗷嗷征雁吐清音,醉倚柁楼闲自听。

听去听来情转恶,大星将沉小星落。

霜风凄凄何处来,吹散馀音满寥廓。

对景令人忆故居,乡园遥在海之隅。

高堂白发应无恙,愿寄平安两字书。

形式: 古风

登歌风台

素灵霄啼大泽前,赤精炎炎光烛天。

阿房已灰四海沸,轵道羊车诚可怜。

谁言汉中非土地,养民致贤真上计。

三秦才定海宇清,税驾咸阳遂称帝。

沛中汤沐新赐名,万乘那忘故里情。

翠华东归喜临幸,父老子弟俱欢迎。

威加海内何雄哉,酒酣更上高高台。

大风歌来真慷慨,守国何独忘贤才。

汉家规模止如此,四百光阴犹撚指。

一旦炎灰不复然,空有荒台临泗水。

我时乘舟台下过,逸兴自觉登临多。

人间兴废等馀事,且将斗酒倾金荷。

形式: 古风

东坡墨竹为郭珍指挥赋

坡翁文艺何尔奇,落笔往往成珠玑。

玉堂昼永风日美,闲写潇湘玉一枝。

贞坚原有冰霜操,潇洒犹含雨露姿。

英娥去后瑶佩冷,碧云深处青鸾飞。

坡翁仙逝不复作,空遗墨迹人宝之。

几回展卷生浩叹,欲赋愧乏琼琚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