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曲

城头乌夜啼,月落少城西。

夜半传军令,天明祭大旗。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紧张而肃穆的场景。首句“城头乌夜啼”以乌鸦的啼叫作为背景音符,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暗示着夜晚的寂静与即将到来的战事。接着,“月落少城西”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月亮的落下象征着夜晚的结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黎明将见证战斗的开始。

“夜半传军令”一句直接点明了故事的核心——战争即将爆发。在午夜时分,军队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这种时间的选择不仅强调了行动的紧迫性,也暗示了士兵们在黑暗中等待决战的紧张心情。

最后一句“天明祭大旗”则预示了战斗的结果和仪式性的结束。在天亮之后,士兵们可能会倒下,但他们的勇气和牺牲将被铭记。这里的“祭大旗”可能指的是对阵亡将士的纪念或对胜利的庆祝,体现了战争中的荣誉感和对英雄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战争前夕的紧张气氛和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展现了古代战争文化的深刻内涵。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中曲

外湖湖水浊,里湖湖水清。

妾不爱浊水,长向里湖行。

手折芙蓉花,佳期碧云远。

临水照蛾眉,盈盈愁日晚。

日晚当奈何,湖中莲刺多。

回舟荡桨去,莫唱采莲歌。

形式: 乐府曲辞

天河曲

天河之水向西流,双星夜夜当南楼。

机中细织云锦字,美人不来生远愁。

日夕河边待灵鹊,玉宇高寒露花落。

愁心飞绕金井阑,辘轳牵断青丝索。

灵槎一去秋冥冥,白榆千年那得青。

天上回波还入海,东西相望心不改。

形式: 乐府曲辞

七夕曲

妾在河东郎在西,妾秉机杼郎扶犁。

夫田秋来不收谷,妾织锦云空满轴。

一年一度寄郎衣,妾抱苦辛郎不知。

今宵河畔一相见,风露无声乌鹊飞。

乌鹊飞来莫飞去,借尔河东白榆树。

树头结巢生子孙,不愁填河河水浑。

百年三万六千日,今日谁云逢七七。

人言织女嫁牵牛,灵鹊作桥天上头。

妾是河东天帝女,郎司天田妾机杼。

年年不敢误秋期,愿田有黍机有丝。

丝能煖人黍能饱,妾亦何心频赐巧。

形式: 乐府曲辞

夜夜曲

夜夜望明月,初若蛾眉弯。

夜夜望明月,今如白玉盘。

玉盘有时缺,蛾眉愁万结。

月照闺中人,如何有离别。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