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庙怀古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

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

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

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

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

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

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

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

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

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

杀亡计多寡,此论诚可辨。

我来拜遗像,凛对如生面。

乞灵激懦衷,剸决刚同鍊。

朔风吹树声,尚想登陴战。

暮倚晕月城,悲歌泪如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恽的《双庙怀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英勇精神的崇敬之情。

诗中描绘了铁甲战车轰鸣,猎火燃遍九州大地的战争场景,随后聚焦于睢阳东南的战略要地,以及江淮地区对国家的支援。通过“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坚守阵地、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赞颂了两位英雄人物的智慧与坚定意志,即使面临危险,也誓死捍卫国家利益。接着,“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以形象的比喻,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重要性。

“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指出团结民众、共赴国难的不易,而“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则表达了对保持节操、不受诱惑的崇高赞扬。

“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铭记与敬仰,而“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则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对国家复兴的深远影响。

最后,“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赞美了忠贞不渝的精神如同明亮的日光,永远照耀着历史的长河。诗人通过“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这一句,表达了对那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不为私利所动的英雄的敬佩。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对忠诚、勇敢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江船二咏(其一)篷

尺箦编黄芦,节密数须只。

长短随所宜,张弛易为摘。

一傍系脚索,若网纲总缉。

北人布为帆,南俗篷以荻。

舟师贪重载,高挂借风力。

顺流与溯波,巨鹢添羽翮。

望从远浦来,一片云影黑。

乱冲渚烟开,重带江雨湿。

百里不终朝,用舍从顺适。

夕阳见晚泊,堆叠纷襞积。

水虽物善利,其助乃尔益。

形式: 古风

江船二咏(其二)橹

江船一钜鱼,橹柁乃尾鬣。

当其渊水深,棹弱不救乏。

故令施航后,前与棹力合。

济川具有五,此物乃其甲。

一声天际来,欸乃中流发。

或浮大河东,并岸行若狎。

终朝卧舷间,兰桨但空插。

缅怀剡木皇,智创万古法。

形式: 古风

食鲈鱼

鲈鱼昔人贵,我行次吴江。

秋风时已过,满意莼鲈香。

初非为口腹,物异可阙尝。

口哆颊重出,鳞纤雪争光。

背华点玳斑,或圆或斜方。

一脊无乱骨,食免刺鲠防。

肉腻胜海蓟,味佳掩河鲂。

灯前不放箸,愈啖味愈长。

张翰为尔逝,我今赴官忙。

出处要义在,不须论行藏。

倚装足朝睡,且快所欲偿。

梦惊听吴歌,海日方苍凉。

形式: 古风

东征诗

东藩擅良隅,地旷物满盈。

漫川计畜兽,荡海驱群䲔。

盛极理必衰,彼狡何所惩。

养虺得返噬,其能遁天刑。

远接强弩末,近訹乳臭婴。

一朝投袂起,毡裘拥矛矜。

天意盖有在,聚而剿其萌。

荓蜂有螫毒,大驾须徂征。

寅年夏五月,海甸观其兵。

凭轼望两际,其势非不勍。

横空云作阵,裹抱如长城。

嚣纷任使前,万矢飞欃枪。

我师静而俟,衔枚听鼙声。

夜半机石发,万火随雷轰。

少须短兵接,天地为震惊。

前徒即倒戈,溃败如山崩。

臣牢最忾敌,奋击不留行。

卯乌嗢都间,天日为昼冥。

僵尸四十里,流血原野腥。

长驱抵牙帐,巢穴已自倾。

彼狡不自缚,鼠窜逃馀生。

太傅方穷追,适与叛卒迎。

选锋不信宿,逆颈縻长缨。

死弃木脔河,其妻同一泓。

彼狡何所惜,重念先王贞。

择彼顺祝者,其归顺吾氓。

万落胁罔治,无畏来尔宁。

王师固无敌,况复多算并。

君王自神武,岂惟庙社灵。

三年哂东山,殪戎营柳清。

都人望翠华,洗兵雨何零。

长歌入汉关,喜气郁两京。

小臣太史属,颂德职所承。

虽非平淮雅,动荡耳目精。

赫赫桓拨烈,仰之如日星。

泚笔为纪述,发越吾皇英。

召穆美常武,且莫誇雷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