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谢亲友四首(其一)

昔年居穷巷,门多长者辙。

一病逾十旬,意可雀罗设。

往来问死生,多谢迹不绝。

贩夫逢仆隶,慰问犹切切。

嗟我何人斯,才薄德又劣。

何以报诸公,寸心常激烈。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在病中对亲友表达感激之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过去居住在简陋巷弄时,常有德高望重之人的来访,而今自己患病,虽不能亲自应酬,但依然感受到亲友们的关怀与问候,如同门前挂上“死生”二字的牌匾,表明了亲友们的关心并未因病痛而减少。

诗的前两句“昔年居穷巷,门多长者辙”,描述了诗人往日生活的情景,虽然居住在简陋的巷弄中,但常有德高望重之人来访,体现了他过往的人脉和社交地位。接下来的“一病逾十旬,意可雀罗设”,则转述了诗人患病的情况,病痛持续了很长时间,仿佛门前挂上了“死生”的牌匾,暗示了病痛的严重性。

后两句“往来问死生,多谢迹不绝。贩夫逢仆隶,慰问犹切切”,进一步强调了亲友们的关怀。无论是来往询问病情还是直接表达谢意,都未见断绝,即便是普通的贩夫遇到仆隶,也会关切地问候,显示出亲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嗟我何人斯,才薄德又劣。何以报诸公,寸心常激烈。”诗人感慨自己才疏学浅,德行不足,面对如此深情厚谊,只能以一颗炽热的心来回应。这表达了诗人对亲友关怀的深深感激,以及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自谦。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场景,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以及在困境中亲友间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病中谢亲友四首(其二)

生平性嗜客,病不废应酬。

终然瘦骨立,欲语气不收。

客多语嘈杂,两耳鸣啾啾。

登床就偃息,客语或未休。

客意岂不佳,而我自作忧。

奈何坐客去,床下多斗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病中谢亲友四首(其三)

病骨瘦崚嶒,僵卧难帖席。

一夕三四迁,起坐长太息。

大患缘有身,无身更何疾。

从今事委蜕,梦觉非所择。

须臾忽蘧然,又到华胥国。

何处发晨钟,耿耿霜月白。

形式: 古风

病中谢亲友四首(其四)

一病连三月,肥甘宁得知。

医复戒食盐,盐食非所宜。

素餐幸无刺,餐素将何疑。

因思丧乱际,黎民多阻饥。

朝餐乃木叶,暮食乃树皮。

我今食无盐,早晚白玉炊。

稽首谢苍天,揆分忱过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金山寺

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

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

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

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