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仲灵岁暮还西坞见寄

野步溪流静,源深兴未归。

晚禽栖雪竹,残霰洒禅衣。

放意天涯远,狂吟人迹稀。

诗成寄我侣,清气动禅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宁静的溪边,感受着自然的静谧与深远。首句“野步溪流静”,简洁地勾勒出画面的背景,溪水潺潺,环境宁静,为整首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接着,“源深兴未归”一句,不仅描绘了溪流源头的深邃,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并未因眼前的美景而消散,而是更加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晚禽栖雪竹,残霰洒禅衣。”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晚归的鸟儿栖息在覆盖着雪花的竹林中,而诗人则穿着沾湿了细小冰粒的禅衣,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放意天涯远,狂吟人迹稀。”诗人放任自己的心绪游走于广阔的天地间,远离尘嚣,独自吟唱,周围的人迹罕至,更显其内心的孤高与自由。这种对自由和孤独的追求,是许多古代文人墨客共有的情怀。

最后,“诗成寄我侣,清气动禅扉。”诗人创作了一首诗,并将其寄给知音,希望这份清新的诗意能触动对方的心扉。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艺术与心灵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1)

释?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和阁老刘舍人雨中见寄

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

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

萧条两鬓霜后草,潋滟十分金卷荷。

此物犹能慰衰老,稍晴相约屡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大行皇帝灵驾以引挽歌辞(其二)

文景孜孜俭与恭,慨然思就太平功。

兴隆学校皇家盛,放斥嫔嫱永巷空。

威慑黠羌方问罪,丹成仙鼎忽遗弓。

霜清日薄箫笳咽,万国悲号惨澹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大行皇帝灵驾以引挽歌辞(其三)

千龄应运叶天人,四海方欣政日新。

忽见九门陈羽卫,犹疑五载欲时巡。

觚棱月暗翔金凤,辇道霜清卧石麟。

白首旧臣瞻画翣,秋风泪洒属车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

霜前江水磨碧铜,岸背菱叶翘青虫。

吴郎鬓丝生几缕,不羞月上扶桑东。

羞见清波照人影,去时黑发吹春风。

五年归来妇应喜,从此不问西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