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四)

扬州旧服卉,木绵白茸茸。

缕缕自余年,纺绩灯火中。

织成一束素,上有浴海鸿。

岁寒若可恃,凄凄凛霜风。

昨夜县牒下,头纲出城东。

殷勤赴官急,瘢疮免殷红。

我寒那可忍,负此卒岁功。

不知落谁手,输入秦娥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扬州的景象与人物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人文关怀。

首句“扬州旧服卉,木绵白茸茸”,以扬州的古老风俗和木绵的洁白柔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接着,“缕缕自余年,纺绩灯火中”描述了人们在灯火通明的夜晚辛勤纺线的情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勤劳。

“织成一束素,上有浴海鸿”一句,通过织物上的图案——浴海鸿,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岁寒若可恃,凄凄凛霜风”则表达了在严冬季节里,人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希望,不畏艰难。

“昨夜县牒下,头纲出城东”描绘了官府下达命令,头批货物即将运出城门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而“殷勤赴官急,瘢疮免殷红”则赞扬了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积极应对和无私奉献精神。

最后,“我寒那可忍,负此卒岁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辛劳付出的同情与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不知落谁手,输入秦娥宫”则以一种无奈和忧虑的口吻,预示着这些劳动成果可能落入权贵之手,暗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的风貌,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一)

匣空龙得偶,厨封画通神。

可怜种瓜客,犹自标故秦。

当时祖龙死,逐鹿灞水春。

早飞将军檄,晚分丞相茵。

抵死心不閒,不顾刍狗陈。

陶朱去越后,未肯休此身。

犹闻载窈窕,千金散贱贫。

何如白云叟,自与青山邻。

十年一易世,眉目辄少嚬。

悠悠华山里,甘作骑驴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惊禽营颗粒,飞飞集邱隅。

游子困行役,十年落江湖。

煌煌秦与洛,运转天下枢。

启明曜东汉,万足争奔趋。

岂无爪距力,逐利如孙吴。

得失昧前料,青云间泥涂。

天命有厚薄,定分不可踰。

归来北山下,俛仰收桑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过深浦罗给事隐旧居

给事三父子,著籍古池阳。

贩夫偶奇货,末暮来钱塘。

维时汉运衰,紫宸厌天狼。

长鲸沸河洛,幅裂万里疆。

惟子晓大义,白笔摇风霜。

愿提十万旅,巢穴倾朱梁。

青云不假翼,无路凌高翔。

其事竟无成,青史垂芬芳。

中原转莽莽,一垤争侯王。

登高抉浮云,极目惨八荒。

遐想同心人,过君桥梓乡。

徘徊扣牧子,遗迹悲荒凉。

区区夏虫知,知我于诗长。

岂知用心处,流落不忘唐。

我欲传高士,置君后柴桑。

含情苦摇荡,伫立苍洲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渌渚

朝游伍胥渡,暮投杜主祠。

绿芜高犊背,红雨瘦花枝。

夹道鸣腰鼓,轻舟飐彩旗。

蹇驴寒服客,未许看腰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