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池江(其一)

秋热大可畏,舟行乘微风。

岂不爱燕息,兴在临川东。

晚泊择所止,碧水连遥空。

沙鸥解人意,来往如相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秋日酷热中航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首句“秋热大可畏”,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的背景,暗示了旅程的不易。接着,“舟行乘微风”则展现了诗人利用自然之力,巧妙地克服了炎热与航行的困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岂不爱燕息”,表达了诗人对短暂休息的渴望,但“兴在临川东”又揭示了他内心深处对继续前行的渴望和对远方景色的期待。这种矛盾的心理,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旅行者既疲惫又充满好奇的心态。

“晚泊择所止,碧水连遥空”描绘了诗人选择一处碧水环绕、天空辽阔之地停泊的场景,这一画面既宁静又壮丽,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美丽。通过“晚泊”这一行为,诗人不仅暂时摆脱了旅途的劳顿,也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沙鸥解人意,来往如相从”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生物——沙鸥视为朋友,它们的自由飞翔仿佛是对诗人孤独旅程的一种陪伴与慰藉。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诗意美,也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行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池江(其二)

放船泊中洲,不住亦不流。

爱风当南港,畏日背西邱。

浩歌待明月,解带倚柁楼。

水花向我笑,我意方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风雩台

危厓接云雨,不雩自成坛。

偶从沂上游,振衣复弹冠。

晚风西南来,五老生高寒。

吾襟对阳春,浩然天宇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鹿洞

山人与鹿游,乃以鹿名洞。

洞草春复春,人与物情共。

呦呦诗有之,作者非好弄。

偶名亦佳哉,千古兴弦诵。

形式: 古风

奉寄东山公(其一)

不见东山公,已历两冰雪。

江远天与俱,山深地尤绝。

吾道付閒云,苍生望终觖。

月明千里心,相望独纠结。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