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岸崩桥易圮,水阔渡难招。
浦溆遥通海,舟航半趁潮。
市声先旦集,野树未霜凋。
明月如相识,依依伴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水乡的自然景象与生活气息,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首联“岸崩桥易圮,水阔渡难招”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水乡的地理特征,岸崩桥毁,水流宽阔,渡口难以找到,营造了一种自然环境的险峻与不便。颔联“浦溆遥通海,舟航半趁潮”则展现了水乡与大海的联系,以及船只利用潮汐航行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颈联“市声先旦集,野树未霜凋”描绘了清晨集市的热闹景象和田野树木在霜降前依然绿意盎然的生机勃勃,反映了当地社会生活的繁荣与自然界的生机。尾联“明月如相识,依依伴寂寥”以月亮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亲近感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风貌和人文情怀,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不到云间久,于今四十春。
山川仍旧物,交友半陈人。
梵井鳗光泯,华亭鹤唳新。
扁舟有归兴,斜日下通津。
流年今四纪,强半在城中。
画好能名世,文成拟送穷。
趋庭欢令子,勿药喜而翁。
昨夜灯前饮,清吟对阿同。
古庙经年久,荒台落叶深。
江湖分向背,城市绕山林。
尽道迎秋榜,谁同坐夕阴。
樵歌归满路,惊散暮栖禽。
远闻林侍御,一梦掩泉宫。
陇树犹森柏,山灵已避骢。
祸消未萌际,勇退急流中。
无限忧时泪,因君泣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