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李叔时二首(其一)

知子鸣弦意在山,一官聊复戏人间。

能为白下东南尉,藜杖缁巾得往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知道你在琴弦上弹奏,心中所想的是山川之志。
在这小小的官职中,你只当作人间游戏一般轻松对待。

注释

知子:了解你的。
鸣弦:弹奏琴弦。
意在山:心向自然,向往山林。
一官:一个小小的官职。
聊复:姑且,暂且。
戏人间:把人间当作游戏。
能为:能够担任。
白下:古代地名,今南京。
东南尉:东南地区的官员。
藜杖:藜茎做的手杖,象征简朴生活。
缁巾:黑色头巾,古时官员的服饰。
得往还:得以自由来去。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愿意归隐山林,摆脱官场纷扰的诗句。"知子鸣弦意在山"表明诗人内心渴望像古时的隐者一样,抚琴高声而歌,以此来寄寓自己的隐逸之志。"一官聊复戏人间"则是说,即使是一小官,也不过是在人世间做着无关痛痒的游戏。

接下来的两句"能为白下东南尉,藜杖缁巾得往还"显示了诗人如果能够得到一个简单的职位,能够带着拐杖和头巾自由地来去,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在这里,"白下东南尊"可能指的是一个偏远的地方,"藜杖缁巾"则象征着隐者或老者的形象。

总体来说,这几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表达。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示宝觉二首(其二)

重将坏色染衣裙,共卧钟山一坞云。

客舍黄粱今始熟,鸟残红柿昔曾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示宝觉二首(其一)

火暖窗明粥一盂,晨兴相对寂无鱼。

超然圣寺山林外,别有禅天好净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示俞处士

鲁山眉宇人不见,只有歌辞来向东。

借问楼前踏于蔿,何如云卧唱松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示俞秀老二首(其二)

君诗何以解人愁,初日红蕖碧水流。

未怕元刘妨独步,每思陶谢与同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