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鸟投林和张明教(其三)

渺渺辞沙屿,嘹嘹带远空。

分行来树里,送影入池中。

小艇烟江月,高楼晚箔风。

佳人天末许,同此眄归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暮鸟归巢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

首句“渺渺辞沙屿”,以“渺渺”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无垠的视觉效果,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之中。接着,“嘹嘹带远空”一句,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深远与宁静,暮鸟的叫声在空中回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分行来树里,送影入池中”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暮鸟有序地飞向树林的动态美,又巧妙地将它们的身影映入池水中的静态画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小艇烟江月,高楼晚箔风”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小艇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缓缓行驶,月光洒在江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同时,高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宁静。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静谧与美好。

最后,“佳人天末许,同此眄归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归家之鸿的向往。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赋予了整首诗以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乙巳除夕

十亩负江田,归耕已七年。

稚松云堰地,雏女发垂肩。

贝叶翻将绽,荷衣著屡穿。

贫乡何可恋,大抵为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同谢于楚周观国小脩李澄之王尚夫崔晦之刘绳之过智者堂访度门法师

数里碧阴森,高禅静亦吟。

趁花来远涧,听鸟入平林。

历尽摧车坂,稍存绕指金。

浮尘都歇尽,未歇唾壶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诸衲见过

閒即过东皋,衲衣对酒糟。

袖中怀米帖,花底读离骚。

箔卷垆烟细,窗寒石累高。

负家无可供,沚水与溪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哭江进之(其一)

石火乍飘红,匆匆四闰中。

才名巴子国,吏迹馆娃宫。

洗海登天月,催芳烂蕊风。

不留长把玩,收拾与虚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