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夜坐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

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

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

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

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炎洲苦于三伏炎热,整天躺在孤独的城中。
幸亏有这宁静的庭院之夜,月光凄清,显得明亮。
独自唱歌又叹息,内心深处的感受在余音中流露。
江边的白鹤不时长鸣,深山中的猿猴也频频啼叫。
静心观察欲望,摒弃知识回归无名的状态。
五十岁懂得天命,我希望能过好这一生。

注释

炎洲:炎热的地区。
苦:苦于。
永日:整天。
孤城:孤独的城市。
赖此:幸亏有。
闲庭:宁静的庭院。
太息:叹息。
幽感:内心感受。
馀声:余音。
江近:江边。
鹤:白鹤。
山深:深山。
弃知:摒弃知识。
无名:无名的状态。
知天命:懂得天命。
吾其:我希望能。
达:过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诗人在炎热的夏季,选择留守于孤城之中,而非逃避到繁华都市。夜晚,他享受着闲适的庭院和清冷的月光,这份宁静让他得以深刻地感受到内心的独白和自然界的声音。

"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两句,通过对鹤鸣声和猿啼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間的沟通与融合。这些声音在夜晚显得尤为清晰,使人更加感受到远离尘世的宁静。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则是诗人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思,他试图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不再被物质欲望所左右,而是返回到一种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表明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天命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接受。在经历了五十年的时光后,他开始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宇宙间的秩序相连,因此他感到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通过与自然的交融来寻求心灵宁静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

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

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茜。

草共林一色,云与峰万变。

探窥石门断,缘越沙涧转。

两山势争雄,峰巘相顾眄。

药妙灵仙宝,境华岩壑选。

清都西渊绝,金地东敞宴。

池果接园畦,风烟迩台殿。

高寻去石顶,旷览天宇遍。

千山纷满目,百川豁对面。

骑来云气迎,人去鸟声恋。

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岳阳早霁南楼

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

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

四运相终始,万形纷代续。

适临青草湖,再变黄莺曲。

地穴穿东武,江流下西蜀。

歌闻枉渚邅,舞见长沙促。

心阻意徒驰,神和生自足。

白发悲上春,知常谢先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河上公

尊师厌尘去,精魄知何明。

形气不复生,弟子空伤情。

济北神如在,淮南药未成。

共期终莫遂,寥落两无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永和三章(其一)

肃九室,谐八音。歌皇慕,动神心。礼宿设,乐妙寻。

声明备,祼奠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