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行旅时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促织声尖尖似针"形象地描述了秋虫鸣叫的声音,像是细针般刺痛心灵,增添了旅途中的寂寞与哀愁。
"更深刺著旅人心"则直接表达了这种声音如何深深触动行者的内心,让人更加思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行者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哀愁。
"独言独语月明里"则是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自言自语,这种行为既表现了他的孤独,也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安与矛盾。月亮常常象征着思念和宁静,但在这里,却似乎加深了诗人的寂寞感。
"惊觉眠童与宿禽"一句,则是说诗人突然醒来,发现身边不仅有熟睡的孩子(眠童),还有栖息在屋顶或附近树木的鸟类(宿禽)。这一惊醒,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状态,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深刻的乡愁与旅途中的寂寞情怀,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颇为深沉的小品。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出家初隶何方寺,上国西明御水东。
却见旧房阶下树,别来二十一春风。
门外便伸千里别,无车不得到河梁。
高楼直上百馀尺,今日为君南望长。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
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新岁抱琴何处去,洛阳三十六峰西。
生来未识山人面,不得一听乌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