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
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
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泛舟图景。开篇“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成为一位乘着轻舟在水面上漂泊的旅者,感受到了清凉的秋风,如同骨肉之中的清爽。
接着,“尊前山月过,笛里水风生”写出了诗人在酒席之前欣赏着山间的明月,以及通过笛子吹奏出的乐曲中融入了水边的微风,这些都增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半夜鱼龙沸,三秋河汉明”两句则描绘了深夜时分,水中的生物活跃起来,而整个季节中,河流和星空都显得格外清晰。这里的“鱼龙”可能是对水中生灵的一种浪漫表达,而“三秋”则指的是一年之中秋天的三月,但在此处也可以理解为长久的时间。
最后,“雪堂眠二客,梦与白鸥盟”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们在雪堂中安然入睡,与那飞翔的白色海鸥做着同一个梦境,似乎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或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音乐、梦境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白扇挥残暑,青鞋踏嫩晴。
花床寻小隐,石鼎引长鸣。
纱帽有时去,酒壶惟意倾。
山僧痴与坐,闲却瘦弥明。
拍拍春风满面浮,出门一笑大江流。
坐中狂客有醉白,物外闲人惟弈秋。
晴抹雨妆总西子,日开云暝一滁州。
忽传十万军声至,如在浙江亭上游。
东风解冻出行嬉,一鬨烟尘隔翠微。
自有溪山真乐地,从来富贵是危机。
二三辈行惟须醉,多少公卿未得归。
明日主人酬一座,小船旋网鳜鱼肥。
去冬阳月朔,吾始至幽燕。
浩劫真千载,浮生又一年。
天南照天北,山后接山前。
梦里乾坤老,孤臣雪咽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