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载酒用萧敬夫韵赋江涨

拍拍春风满面浮,出门一笑大江流。

坐中狂客有醉白,物外闲人惟弈秋。

晴抹雨妆总西子,日开云暝一滁州。

忽传十万军声至,如在浙江亭上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春风拂面轻盈地吹过,出门时满心欢喜面对大江奔流。
宴席上狂放的客人已醉如白居易,而我这个超脱尘世的人唯有弈棋的秋意。
晴天与雨后的景色交织如西施的妆容,日出日落间滁州的美景尽收眼底。
忽然传来十万大军的喧嚣之声,仿佛置身于浙江亭的上游。

注释

拍拍:形容春风轻柔地吹过。
春风:温暖的春风。
满面:满脸。
浮:飘浮。
出门:走出家门。
一笑:愉快的笑容。
大江:宽阔的大江。
流:流淌。
坐中:宴席上。
狂客:豪放不羁的客人。
醉白:像白居易那样喝醉了。
闲人:超脱世俗的人。
弈秋:古代著名的围棋高手。
晴抹雨妆:晴天和雨后交替的景色。
总西子:如同西施的美丽妆容。
日开云暝: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一滁州:滁州的全部景色。
忽传:忽然听到。
十万军声:大军的喧哗声。
至:到来。
如在:仿佛。
浙江亭上游:浙江亭的上游位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拍拍春风满面浮,出门一笑大江流",表现了诗人在春天踏青时感受到的那份轻松愉悦,以及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赞赏。"坐中狂客有醉白,物外闲人惟弈秋",则描绘了一位狂放不羁的酒徒在室内饮酒作乐,与之相比的是室外那些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人们,他们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悠长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晴抹雨妆总西子,日开云暝一滁州",通过对比晴朗与阴雨的天气,以及日出日落之间云雾的变幻,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万千的观察和感受。最后一句"忽传十万军声至,如在浙江亭上游",则突然转换了画面,带来了一种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但诗人却以超然物外的心态,将这种紧迫感比喻为自己坐在浙江的亭子里观赏江景一般,这种对比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山中谩成柬刘方斋

东风解冻出行嬉,一鬨烟尘隔翠微。

自有溪山真乐地,从来富贵是危机。

二三辈行惟须醉,多少公卿未得归。

明日主人酬一座,小船旋网鳜鱼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己卯十月一日予入燕城岁月冉冉忽复周星而予犹未得死也因赋八句

去冬阳月朔,吾始至幽燕。

浩劫真千载,浮生又一年。

天南照天北,山后接山前。

梦里乾坤老,孤臣雪咽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三)

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千古兴亡何限错,百年生死本来齐。

沙边莫待哀黄鹄,雪里何须问牧羝。

此处曾埋双宝剑,虹光夜指楚天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五)

亦知戛戛楚囚难,无柰天生一寸丹。

铁马行鏖南地热,赭衣坐拥北庭寒。

朝餐淡薄神还爽,夜睡崎岖梦自安。

亡国大夫谁为传,祇饶野史与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