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

千古崄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

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

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曾在画中游览过高山寺,如今真的走在了高山寺内。
千百年来险峻山峰依旧挺立,整个春天溪水未曾变得清澈。
孤城的号角声让寒猿响应,我在破败的屋宇中寻找古碑时惊动了野鼠。
上天似乎派遣我们来到这遥远之地,是为了让我们以新的景色为诗作题名。

注释

画图:过去的记忆或画作。
旧识:曾经熟悉的地方。
高山寺:一座寺庙。
今在:现在身处。
千古:千百年。
崄峰:险峻的山峰。
长自直:始终笔直。
潇水:清澈的溪流。
未曾:从未。
孤城:孤立的城市。
吹角:吹响号角。
寒猿:寒冷气候中的猿猴。
破屋:破败的房屋。
寻碑:寻找古碑。
野鼠:野外的老鼠。
遣:派遣。
二人:两个人。
新景:新的景色。
就诗名:为了诗歌创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与友人一同登临永州高山寺时所作,通过对旧识之地的描绘和眼前景物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创作新诗的热情。首句“画图旧识高山寺”表达了诗人对高山寺的熟悉与怀念,如同画卷中曾经见过一般。接下来的“千古崄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描绘了山峰峻峭挺拔,溪水在春天也未能带来一丝清新,凸显了山水的壮丽与岁月的沧桑。

“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一句,通过城楼的号角声和寒猿的呼应,以及破败房屋和野鼠的惊动,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寂寥的氛围。最后两句“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诗人认为上天安排他们来到这偏远之地,正是为了激发他们的灵感,为诗歌创作提供新的题材和风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高山寺为线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宋诗的写景抒怀特色。

收录诗词(266)

徐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 字:道晖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211

相关古诗词

舟中

秋气清如水,推篷夜不眠。

芦花新有雁,莎叶尚鸣蝉。

心向征途老,诗凭物景全。

渔童看月上,吹笛柁楼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访可公宿

枯株围古寺,长觉莫寒增。

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

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

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访观公不遇

卧犬闻人出,门当青栎林。

固知多不在,自欲远相寻。

宵短馀香印,林疏出磬音。

昨来曾寄茗,应念苦吟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访赵紫芝

意欲寻君忘路远,入城还又出城来。

菊明紫色天霜下,鱼没圆痕水垢开。

新背古碑藏素箧,冻研山砚滴香醅。

竹林好著君名姓,只恐君为禄仕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