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雪歌

玄冥玄玄玄又玄,一夜一尺平阶前。

故现幻化瞒俗眼,忽变境界为神仙。

弥望洁净失污秽,与世坦荡忘攲偏。

混沌有影昼短短,穹窿无缝云悬悬。

慢飘如倦欲止歇,斜洒似舞争便嬛。

万物根蒂不可见,数笔图画安能传。

诗战素手白相敌,酒潮赧脸红不鲜。

老龟缩壳息饮气,卧龙哆口寒凝涎。

木帝舍暖施下土,火精气驭行中天。

须臾被野尽锦绣,四望四野春无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前雪歌》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描绘了一场神秘而壮观的雪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雪的多面性与深邃的寓意。

首先,“玄冥玄玄玄又玄”以“玄冥”开篇,象征着深邃、神秘的自然力量,引出一场夜雪的降临。“一夜一尺平阶前”,形象地描绘了雪在一夜之间覆盖了地面,厚度达到一尺的情景。接下来,“故现幻化瞒俗眼,忽变境界为神仙”,通过“幻化”和“神仙”的比喻,表达了雪后世界仿佛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美感,让人心生向往。

“弥望洁净失污秽,与世坦荡忘攲偏”,进一步强调了雪后的纯净与和谐,它洗净了尘世的污垢,让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忘记世间的一切偏颇与不公。接着,“混沌有影昼短短,穹窿无缝云悬悬”,通过对比,表现了雪后世界的清晰与天空的广阔,仿佛一切都被重新定义。

“慢飘如倦欲止歇,斜洒似舞争便嬛”,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雪花缓缓飘落的姿态,既像是疲倦的舞者在休息,又像是在尽情舞蹈,展现出雪的独特魅力。最后,“万物根蒂不可见,数笔图画安能传”,表达了对雪后世界难以言喻之美的感慨,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这份美。

“诗战素手白相敌,酒潮赧脸红不鲜”,将诗歌与美酒相比较,赞美了雪后世界的纯洁与美好,如同诗人的素手与洁白的雪相映成趣,而美酒则无法与之相比,显得黯然失色。接着,“老龟缩壳息饮气,卧龙哆口寒凝涎”,通过老龟和卧龙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环境的静谧与寒冷,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沉寂与复苏。

“木帝舍暖施下土,火精气驭行中天”,这里运用了木神和火精的神话元素,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平衡,木神给予大地温暖,而火精则在天空中驾驭着风云。最后,“须臾被野尽锦绣,四望四野春无边”,总结了雪后世界的美丽景象,仿佛整个大地都被铺上了锦绣,春意盎然,无限生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不仅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纯净,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后雪歌

不知今日是何年,忽然生白照无边。

全体莹净妙无象,还我太极未分前。

开口大笑说不得,一日一夜独自颠。

与君同此光明域,有辞难铸玄中玄。

醉吐大语吞六合,前古朽言无光鲜。

浩然之气开虚空,举头渺渺皆青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岁旦登万佛阁观雪

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

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

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

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

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

形式: 古风

火德

火德续正统,东南气运昌。

雒京都赤帝,鲁史笔天王。

八极开清晓,群星避太阳。

讴歌今有在,历数永无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我生

我生逢叔世,凡事倍辛勤。

汉鼎乱犹在,胡笳愁不闻。

好花嫌朔雪,回雁避南云。

无奈浩然气,临风歌古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