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旦登万佛阁观雪

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

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

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

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

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岁旦登万佛阁观雪》是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全诗以登高观雪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首句“赤脚踏上万佛顶”,开篇即以“赤脚”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超脱世俗的氛围,仿佛诗人以赤子之心,直接触碰到了自然界的最高峰。接着,“全身坐断清净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清净境界的追求。

“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诗人所见的光明普照,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越,表达了诗人对真理与宇宙本质的探寻。

“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诗人在这里用“玲珑”形容万物的清晰可见,同时指出一切外在的尘埃与表象都是虚幻的,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真实。

“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这两句深入探讨了色与空的关系,指出真正的色并非物质的色,而是精神的显现;空也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充满生机与可能的空间。这种对色空关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宇宙本质的洞察。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严冬之寒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内心深处的光芒得以显现,象征着在逆境中发现自我价值与力量。

最后,“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时间概念与个人觉醒相结合,暗示了在新的一年伊始,通过这次登高观雪的经历,他获得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仿佛在这一刻,他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自我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找生命真谛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火德

火德续正统,东南气运昌。

雒京都赤帝,鲁史笔天王。

八极开清晓,群星避太阳。

讴歌今有在,历数永无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我生

我生逢叔世,凡事倍辛勤。

汉鼎乱犹在,胡笳愁不闻。

好花嫌朔雪,回雁避南云。

无奈浩然气,临风歌古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春雪中作寄萧梅初

春来频下雪,弥望涨痴阴。

无地可容足,有天能见心。

峨冠甘虏笠,正语化蛮音。

何日得隐去,深山深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写愤四首(其一)

天命尚属汉,大夫空美新。

三宫犹万里,一念只孤臣。

泪尽眼中血,心狂梦里身。

勿云今已矣,举首即苍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